篡改是一种什么攻击_简述保持软件语义的篡改攻击

文章导航:

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与攻击有哪些

窃取机密攻击:

所谓窃取机密攻击是指未经授权的攻击者(黑客)非法访问网络、窃取信息的情况,一般可以通过在不安全的传输通道上截取正在传输的信息或利用协议或网络的弱点来实现的。常见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

网络踩点(Footprinting)

攻击者事先汇集目标的信息,通常采用whois、Finger等工具和DNS、LDAP等协议获取目标的一些信息,如域名、IP地址、网络拓扑结构、相关的用户信息等,这往往是黑客入侵之前所做的第一步工作。

2)

扫描攻击

扫描攻击包括地址扫描和端口扫描等,通常采用ping命令和各种端口扫描工具,可以获得目标计算机的一些有用信息,例如机器上打开了哪些端口,这样就知道开设了哪些服务,从而为进一步的入侵打下基础。

3)

协议指纹

黑客对目标主机发出探测包,由于不同操作系统厂商的IP协议栈实现之间存在许多细微的差别(也就是说各个厂家在编写自己的TCP/IP协议栈时,通常对特定的RFC指南做出不同的解释),因此各个操作系统都有其独特的响应方法,黑客经常能确定出目标主机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常常被利用的一些协议栈指纹包括:TTL值、TCP窗口大小、DF标志、TOS、IP碎片处理、ICMP处理、TCP选项处理等。

4)

信息流监视

这是一个在共享型局域网环境中最常采用的方法。由于在共享介质的网络上数据包会经过每个网络节点,网卡在一般情况下只会接受发往本机地址或本机所在广播(或多播)地址的数据包,但如果将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Promiscuous),网卡就会接受所有经过的数据包。基于这样的原理,黑客使用一个叫sniffer的嗅探器装置,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就可以对网络的信息流进行监视,从而获得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口令以及其他秘密的信息。

5)

会话劫持(session hijacking)

利用TCP协议本身的不足,在合法的通信连接建立后攻击者可以通过阻塞或摧毁通信的一方来接管已经过认证建立起来的连接,从而假冒被接管方与对方通信。

非法访问

1)

口令破解

可以采用字典破解和暴力破解来获得口令。

2)

IP欺骗

攻击者可以通过伪装成被信任的IP地址等方式来获取目标的信任。这主要是针对防火墙的IP包过滤以及LINUX/UNIX下建立的IP地址信任关系的主机实施欺骗。

3)

DNS欺骗

由于DNS服务器相互交换信息的时候并不建立身份验证,这就使得黑客可以使用错误的信息将用户引向错误主机。

4)

重放攻击

攻击者利用身份认证机制中的漏洞先把别人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后再发送出去。

5)

非法使用

系统资源被某个非法用户以未授权的方式使用

6)

特洛伊木马

把一个能帮助黑客完成某个特定动作的程序依附在某一合法用户的正常程序中,这时合法用户的程序代码已经被改变,而一旦用户触发该程序,那么依附在内的黑客指令代码同时被激活,这些代码往往能完成黑客早已指定的任务。

恶意攻击恶意攻击,在当今最为特出的就是拒绝服务攻击DoS(Denial of Server)了。拒绝服务攻击通过使计算机功能或性能崩溃来组织提供服务,典型的拒绝服务攻击有如下2种形式:资源耗尽和资源过载。当一个对资源的合理请求大大超过资源的支付能力时,就会造成拒绝服务攻击。常见的攻击行为主要包括Ping of death、泪滴(Teardrop)、UDP flood、SYN flood、Land 攻击、Smurf攻击、Fraggle 攻击、电子邮件炸弹、畸形信息攻击等

1) Ping of death

在早期版本中,许多操作系统对网络数据包的最大尺寸有限制,对TCP/IP栈的实现在ICMP包上规定为64KB。在读取包的报头后,要根据该报头中包含的信息来为有效载荷生成缓冲区。当PING请求的数据包声称自己的尺寸超过ICMP上限,也就是加载的尺寸超过64KB时,就会使PING请求接受方出现内存分配错误,导致TCP/IP堆栈崩溃,致使接受方死机。

2) 泪滴

泪滴攻击利用了某些TCP/IP协议栈实现中对IP分段重组时的错误

3) UDP flood

利用简单的TCP/IP服务建立大流量数据流,如chargen 和Echo来传送无用的满带宽的数据。通过伪造与某一主机的chargen服务之间的一次UDP连接,回复地址指向提供ECHO服务的一台主机,这样就生成了在2台主机之间的足够多的无用数据流,过多的数据流会导致带宽耗尽。

4) SYN flood

一些TCP/IP协议栈的实现只能等待从有限数量的计算机发来的ACK消息,因为他们只有有限的内存空间用于创建连接,如果这一缓冲区充满了虚假连接的初始信息,该服务器就会对接下来的连接停止响应,直到缓冲区的连接企图超时。在一些创建连接不收限制的系统实现里,SYN洪流具有类似的影响!

5) Land攻击

在Land攻击中,将一个SYN包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均设成同一个服务器地址,导致接受服务器向自己的地址发送SYN-ACK消息,结果这个地址又发回ACK消息并创建一个空连接,每一个这样的连接都将保持直到超时。对LAND攻击反应不同,许多UNIX实现将崩溃,NT则变得极其缓慢。

6)

Smurf攻击

简单的Smurf攻击发送ICMP应答请求包,目的地址设为受害网络的广播地址,最终导致该网络的所有主机都对此ICMP应答请求做出答复,导致网络阻塞。如果将源地址改为第三方的受害者,最终将导致第三方崩溃。

7)

fraggle攻击

该攻击对Smurf攻击做了简单修改,使用的是UDP应答消息而非ICMP。

8)

电子邮件炸弹

这是最古老的匿名攻击之一,通过设置一台机器不断的向同一地址发送电子邮件,攻击者能耗尽接受者的邮箱

9)

畸形信息攻击

各类操作系统的许多服务均存在这类问题,由于这些服务在处理消息之前没有进行适当正确的错误校验,受到畸形信息可能会崩溃。

10)

DdoS攻击

DdoS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er,分布式拒绝服务)是一种基于DOS的特殊形式的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分布协作的大规模攻击方式,主要瞄准比较大的站点,像商业公司、搜索引擎和政府部门的站点。他利用一批受控制的机器向一台目标机器发起攻击,这样来势迅猛的攻击令人难以防备,因此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除了以上的这些拒绝服务攻击外,一些常见的恶意攻击还包括缓冲区溢出攻击、硬件设备破坏性攻击以及网页篡改等。

11)

缓冲区溢出攻击(buffer overflow)

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过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他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缓冲区溢出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危险的漏洞,在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广泛存在,根据统计:通过缓冲区溢出进行的攻击占所有系统攻击总数的80%以上。利用缓冲区溢出攻击可以导致程序运行失败、系统死机、重新启动等后果,更严重的是,可以利用他执行非授权的指令,甚至可以取得系统特权,进而进行各种非法操作。由于他历史悠久、危害巨大,被称为数十年来攻击和防卫的弱点。

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 采用说服或欺骗的手段,让网络内部的人来提供必要的信息,从而获得对信息系统的访问权限。

计算机病毒 病毒是对软件、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最大威胁之一。所谓病毒,是指一段可执行的程序代码,通过对其他程序进行修改,可以感染这些程序,使他们成为含有该病毒程序的一个拷贝。

不良信息资源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真可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网络上面充斥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暴力、色情、反动等不良信息。

信息战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处与信息时代。信息化是目前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他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尔勒说过:“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说:“今后的时代,控制世界的国家将不是靠军事,而是信息能力走在前面的国家。”美国前陆军参谋长沙尔文上将更是一语道破:“信息时代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进行方式”

简述针对操作系统层的网络攻击及防御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网络攻防》试卷(A)卷

适用班级 网络0901/0902_(开)卷 总页数共_3_页

班级_网络0902_ 姓名___ 学号__ 成绩_____

一. 简述针对物理层简述保持软件语义的篡改攻击的网络攻击及防御简述保持软件语义的篡改攻击?(10分)

攻击:网络物理层最重要的攻击主要有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简述保持软件语义的篡改攻击,直接攻击时指:直接对硬件进行攻击,间接攻击是指对间接的攻击物理介质,如复制或sinffer,把信息原样的传播开来

防御:物理层信息安全主要包括防止物理通路的损坏、通过物理通路窃听、对物理通路的攻击(干扰)等;

二.简述针对操作系统层的网络攻击及防御?(20分)

网络攻击的步骤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

1. 收集目标的信息

2. 寻求目标计算机的漏洞和选择合适的入侵方法

3. 留下“后门”

4. 清除入侵记录

攻击:黑客、病毒、木马、系统漏洞

防御:打开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关闭远程登入、漏洞的修补,不明网站不打开。

三.简述针对网络层的网络攻击及防御?(20分)

攻击:网络层攻击的类型可以分:首部滥用、利用网络栈漏洞带宽饱和

IP地址欺骗、Nmap ICMP Ping扫描,Smurf攻击、Ddos攻击网络层过滤回应,伪造,篡改等

防御:网络层的安全需要保证网络只给授权的客户提供授权的服务,保证网络路由正确,避免被拦截或监听,设置防火墙;

四.简述针对应用层的网络攻击及防御?(20分)

攻击:在对应用层的攻击中,大部分时通过HTTP协议(80端口)进行。恶意脚本 还有Cookie投毒 隐藏域修改 缓存溢出 参数篡改 强制浏览 已知漏洞攻击

Ddos攻击

SQL注入

CSS攻击

防御:对应用层的防范通常比内网防范难度要更大,因为这些应用要允许外部的访问。防火墙的访问控制策略中必须开放应用服务对应的端口,如web的80端口。这样,黑客通过这些端口发起攻击时防火墙无法进行识别控制。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系统并不是针对应用协议进行设计,所以同样无法检测对相应协议漏洞的攻击。而应用入侵防护系统则能够弥补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对特定应用进行有效保护。

五、论述如何构建一个如图所示的企业安全内联网Intranet安全防御体系?(30分)

注意:安全防御体系包括总公司网络和分公司网络互联,远程拔号接入等

核心层采用快速以太网或以上类型组建全动态交换式网络。汇聚层采用100M或以上进行链接,接入层采用交换式10M进行链接。

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平台在内网服务器上安装杀毒、防火墙软件辅以一定的访问控制策略并及时更新补丁等多项安全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安全防护体系。

设定有限的网络管理即制定一套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规划、设计、操作运行、管理、监控、分析等手段,充分应用资源提供可靠地服务。

对边缘交换机进行地址转换。采用3A认证、VPN通道加密、LAN技术隔离、备份线路、数据备份、带有网管系统,有个标准的通信协议,有防火墙,在非军事化区

放置对外的服务器。

语义攻击利用的是什么?

语义攻击利用的是信息内容的含义。

语义攻击指的是利用目标系统实现时的缺陷和漏洞,对目标主机进行的拒绝服务攻击,这种攻击往往不需要攻击者具有很高的攻击带宽,有时只需要发送1个数据包就可以达到攻击目的,对这种攻击的防范只需要修补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即可。

相关信息:

同一台Web服务器在同一IP地址上托管多个网站或Web应用程序是一种常见的做法。这就是主机头存在的原因。主机标头指定哪个网站或Web应用程序应处理传入的HTTP请求。

Web服务器使用此标头的值将请求分派到指定的网站或Web应用程序。托管在相同IP地址上的每个Web应用程序通常称为虚拟主机。

语义攻击利用的是什么?

语义攻击利用的是信息内容的含义。

拒绝服务攻击即攻击者想办法让目标机器停止提供服务或资源访问,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这些资源包括磁盘空间、内存、进程甚至网络带宽,从而阻止正常用户的访问。

简介

其实对网络带宽进行的消耗性攻击只是拒绝服务攻击的一小部分,只要能够对目标造成麻烦,使某些服务被暂停甚至主机死机,都属于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问题也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是由于网络协议本身的安全缺陷造成的,从而拒绝服务攻击也成为了攻击者的终极手法。

攻击者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实际上让服务器实现两种效果:

一是迫使服务器的缓冲区满,不接收新的请求。

二是使用IP欺骗,迫使服务器把合法用户的连接复位,影响合法用户的连接。

总是有人用ARP攻击软件篡改别人IP,从而达到给别人限速的目的,

ARP攻击分为二种简述保持软件语义的篡改攻击,一种是对路由器ARP表的欺骗简述保持软件语义的篡改攻击;另一种是对内网PC的网关欺骗。第一种ARP攻击的原理是——截获网关数据。它通知路由器一系列错误的内网MAC地址,并按照一定的频率不断进行,使真实的地址信息无法通过更新保存在路由器中,结果路由器的所有数据只能发送给错误的MAC地址,造成正常PC无法收到信息。第二种ARP攻击的原理是——伪造网关。它的原理是建立假网关,让被它欺骗的PC向假网关发数据,而不是通过正常的路由器途径上网。在PC看来,就是上不简述保持软件语义的篡改攻击了网了,“网络掉线了”。现在明白为什么掉线了吧,是你们内网的问题。 其实这些网络病毒攻击一直都存在的,熟悉网络协议的同学都知道的。网络攻击有时并不是人为故意搞破坏,因为以太网协议存在先天漏洞和难管理的缺陷,导致各种内网问题层出不穷。要想彻底解决内网攻击,只有从每个终端的网卡上进行防控拦截,使其不能发出ARP攻击。 简述保持软件语义的篡改攻击我们公司以前的网络也出现这种问题,后来用了“免疫墙技术”,将普通网络升级为免疫网络,从网络底层、每个终端上进行防控监测,加固网络基础安全,能够彻底有效的解决内网攻击问题,你可以试试。

计算机专业翻译

Watermark software in recent years i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more efficient software copyright protection technology. It is not dependent on encryp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through the software code embedded in specific watermark information, if necessary, the software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se specific watermark information to prove that the software copyright.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a fictitious watermark technology, dynamic map watermarking technology and watermarking technology is the extraction of vector Watermark Software Technology. Due to the dynamic map of the watermark technology strong anti-attack capability, as well as better robustness make it gradually become a hot research software watermark.

Software watermarking technology research on behalf of the

Maintain the semantics of software tampering attacks

Software watermark to discuss anti-offensive

Watermark protection software

Existing dynamic diagram watermarking system analysis

Dynamic map of map software watermark encoding

Plans to improve the dynamic software watermarking algorithm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篡改是一种什么攻击_简述保持软件语义的篡改攻击」评论列表
仿站
仿站
发布于 2022-07-18 13:33:31  回复
道的。网络攻击有时并不是人为故意搞破坏,因为以太网协议存在先天漏洞和难管理的缺陷,导致各种内网问题层出不穷。要想彻底解决内网攻击,只有从每个终端的网卡上进行防控拦截,使其不能发出ARP攻击。 简述保持软件语义的篡改攻击我们公司以前的网络也出现这种问题,后来用了“免
仿站
仿站
发布于 2022-07-18 10:16:54  回复
; 四.简述针对应用层的网络攻击及防御?(20分)攻击:在对应用层的攻击中,大部分时通过HTTP协议(80端口)进行。恶意脚本 还有Cookie投毒 隐藏域修改 缓存溢出 参数篡改 强制浏览 已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