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闻软件_英国时事资讯软件攻击

文章导航:

谁是勒索软件真正的攻击目标

据悉英国时事资讯软件攻击,这个在国内被大家简称为“比特币病毒”英国时事资讯软件攻击的恶意软件,目前攻陷英国时事资讯软件攻击的国家已经达到99个,并且大型机构、组织是头号目标。

在英国NHS中招之后,紧接着位于桑德兰的尼桑造车厂也宣告“沦陷”。西班牙除了最早被黑的通讯巨头Telefonica,能源公司Iberdrola和燃气公司Gas Natural也没能幸免于难。德国干脆直接被搞得在火车站“示众”。

这个被大家称之为“比特币病毒”的勒索蠕虫,英文大名叫做WannaCry,另外还有俩比较常见的小名,分别是WanaCrypt0r和WCry。

它是今年三月底就已经出现过的一种勒索程序的最新变种,而追根溯源的话是来自于微软操作系统一个叫做“永恒之蓝”(Eternal Blue)的漏洞。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曾经根据它开发了一种网络武器,上个月刚刚由于微软发布了新补丁而被“抛弃”。

三月底那次勒索程序就叫WannaCry,所以如果你在外媒看到WannaCry 2.0或者WanaCrypt0r 2.0的说法,所指也是本次爆发的勒索程序。

随后,微软在3月发布的补丁编号为MS17-010,结果众多大企业们和一部分个人用户没能及时安装它,才让不知道从什么途径获取并改造了NSA网络武器的WannaCry有机可乘。

而且这回的勒索软件目标并非只有英国NHS,而是遍布全球,总觉得有种“人家不是只针对英国医疗系统”一样、奇怪的“有人跟英国时事资讯软件攻击我一样糟就放心”了的潜台词。虽然最后事实证明确实全球遭殃。

但WannaCry最早从英国NHS开始爆发,真的只是巧合吗?

对于任何勒索病毒而言,都是最有可能被攻击的“肥肉”:医护人员很可能遇到紧急状况,需要通过电脑系统获取信息(例如病人记录、过敏史等)来完成急救任务,这种时候是最有可能被逼无奈支付“赎金”的。

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的隐私和安全总监Lee

Kim也解释说,出于信息储备过于庞大以及隐私考虑,“在医疗和其他一些行业,我们在处理这些(系统)漏洞方面确实会不那么及时”。这也是为什么科技领域普遍认为WannaCry幕后黑手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巧妙,毕竟微软更新MS17-010补丁还不到两个月。

从开发并释放WannaCry人士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他们其实并不在乎具体要把哪个行业作为攻击目标,因为他们的逻辑就是任何有利可图的领域都是“肥肉”,都要上手捞一笔。所以他们确实并不是非要跟英国NHS过不去,只不过是好下手罢了。

个人电脑用户被攻击的比例比企业和大型机构低很多,这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电脑打补丁比较方便快捷,也因为这样攻击不仅效率不高、获利的可能也更小。WannaCry的运作机制,根本就是为局域网大规模攻击而设计的。

这样看来,前面提到的全世界其他受攻击大型企业和组织,无论交通、制造、通讯行业,还是国内比较惨烈的学校,确实都是典型存在需要及时从数据库调取信息的领域。

至于敲诈信息的语言问题,Wired在多方搜集信息后发现,WannaCry其实能以总共27种语言运行并勒索赎金,每一种语言也都相当流利,绝对不是简单机器翻译的结果。截至发稿前,WannaCry病毒的发源地都还没能确认下来。

与其说WannaCry幕后是某种单兵作战的“黑客”,倒不如说更有可能是招募了多国人手的大型团伙,并且很有可能“醉温之意不在酒”。毕竟想要简单捞一笔的人,根本没有理由做出如此周全的全球性敲诈方案。

WannaCry在隐藏操作者真实身份这方面,提前完成的工作相当缜密。不仅仅在语言系统上声东击西,利用比特币来索取赎金的道理其实也是一样:杜绝现实货币转账后被通过汇入账户“顺藤摸瓜”的可能。

而且WannaCry的开发者早就有了一个范围宽广、长期作战的策划:“在情况好转之前,它会先变糟糕的——相当糟糕。”(This’ll get worse—a lot worse—before it gets better.)

不过,在晚些时候,一位22岁的英国程序猿小哥就似乎“误打误撞”阻止了WannaCry的进一步扩散。

这位小哥在社交网络上的昵称是MalwareTech(中文意思大概是“恶意软件技术”,听起来反而更像个黑客),阻止了WannaCry的进一步全球肆虐后,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全过程,甚至英国情报机关GCHQ都在官网转po了这篇博文。

MalwareTech本来应该在度假中,不过他还是迅速反应,找到了一份WannaCry软件的样本。阅读代码时,他发现了一个没有被注册过的域名,下面的代码意思就是WannaCry在黑点电脑前的运行中会先试图访问该域名,如果访问失败就黑掉系统,如果成功则自动退出。

于是MalwareTech就把这个域名给注册了。

在后来一些中文媒体的报道中,小哥的这一举动被强调成是“突发奇想”或者“下意识”之举。正是因为无效域名被注册,后来被WannaCry感染的电脑都在访问该域名时得到了肯定的返回值,于是没有再锁定信息、展开敲诈。

不过MalwareTech自己解释却不是这样的。他在博客中写道,注册这个域名是他作为网络安全工作人员的“标准做法”(standard practice)。过去一年里,遇到所有这样短时间访问量激增的无效域名,他都会将其注册后扔进前面图里提到的“天坑”(sinkhole)里,而这个“天坑”的作用就是“捕获恶意流量”。

WannaCry样本中域名,在昨天全球范围攻击开始后访问量瞬间激增,此前却没有任何被访迹象。

然而MalwareTech职业灵敏度,让他开始考虑WannaCry是否会定期或在特请情况下修改程序中的无效域名,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仅仅注册他所发现的这个域名就无法阻止未来袭击。

即使软件里没有这样的部分,开发者依然能够手动升级WannaCry后再度把它传播开来,所需要做的也就仅仅是替换一个新的无效域名而已。

还有一种更糟糕的情况:如果WannaCry程序中还有另一层自我保护机制,那么无效域名的注册很有可能导致目前所有被感染电脑自动为所有信息加密,无法复原。

为了排除后一种情况,MalwareTech干脆修改了自己一台电脑的主机文件,让它无法连接那个已经被注册了的前无效域名。

电脑成功蓝屏了。

MalwareTech写道:“你可能无法想象一个成年男人在屋里兴奋得跳来跳去,原因竟然是自己电脑被勒索软件搞失灵了。但我当时确实就那样了。”测试结果表明,他的“标准做法”确实阻止了WannaCry的进一步传播。

但是小哥亲自警告:“这事没完”

和某些信息平台热炒MalwareTech“拯救了全世界”的梗不同,英国《卫报》和《英国电讯报》都在标题里明确告诉大家,小哥自己都已经作出警告:“这事没完英国时事资讯软件攻击!”

域名被注册后WannaCry的停止扩散,在他看来只是病毒制造者一个不够成熟的自我保护机制。对方的真正意图并非通过域名是否能连接上来“指挥”病毒的运行,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判断病毒是否被电脑安全高手捕获。

一旦WannaCry运行时发现域名有反应,真实反应并不是“好心”地停止攻击,而是避免自己被扔进“沙盒”(sandbox)安全机制被人全面分析,干脆退出获得域名响应的电脑系统。

MalwareTech虽然功不可没,但他只是阻止了“比特币病毒”现行样本的扩散,但开发者也已经意识到了这项弱点,随时可能用升级版勒索程序卷土重来。

当然,也不排除,此次勒索软件的最终目的,不是真的想勒索,而是想展现给一些有不法分子查看这个病毒的威力,从而出售这个病毒给他们。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日子,网络安全,将会面临一个很严峻的挑战。

此次勒索软件威胁的不仅是个人用户,还有众多机构和企业。

因此提醒,所有网络用户今后都应加强安全意识,注意更新安全补丁和使用各种杀毒工具。

谁知道这个新闻热点是哪个流氓软件,关都关不了。

1.试试打开任务管理器,找到该“热点新闻”,鼠标右键看能否打开相应文件夹,如果找到就进行卸载。

2.看看桌面或磁盘是否有可疑软件,如果有找到并卸载。

3.也有可能是迅雷,风行,优酷等app携带的,可试试删除相应文件或下载绿色版。

有关英国的事件(近现代的全部)和时事热点最好有具体的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

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

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15世纪中叶英国时事资讯软件攻击,30年的玫瑰战争导致都铎王朝建立,获胜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贵族的代表亨利•都铎加冕为王,是为亨利七世。都铎王朝正值资本主义在英国初升时期,产生了两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为子嗣和婚姻问题与罗马教庭宣布决裂,成立英国国教(即圣公会)英国时事资讯软件攻击;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被伊丽莎白指定为继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兰国王的宝座,成为詹姆斯一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为100年后(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创立了条件。】

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 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 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1603年:8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

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1620年:对新教徒的镇压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1628年,《权力请愿书》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儿子)被处决(1.30),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5.19)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复辟 【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儿子)继承王位,后被罢黜。】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1679年,人身保护法 ;托利党成立(1833年改称现名)

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1689年: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玛丽二世(詹姆斯二世女儿)执政。制定《权利法案》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1701年:制定《王位继承法》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1714年,王位传给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国的汉诺威王室。接着是乔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执政。乔治三世在位期间,美国独立,英国击败拿破仑。

1721~1742年:罗伯特•华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1727年,牛顿去世

1760~1830年:工业革命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火车

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

1825年:火车运行、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1837—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英国的黄金时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方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搜刮别国财富。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治的地域遍及欧、亚、非、美、澳各洲,号称“日不落帝国”。】

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与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与中国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0年:与中国签订《北京条约》

1900年,劳工代表委员会成立(1906年,改工党)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1911年,议会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衰败

温莎王朝1917~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

1949年,议会法

20世纪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

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1982年4月到6月间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

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

1999年:南联盟战争

2001年10月7日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

附录:香港历史大事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 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条约,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 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是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归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英国最新时事政治及新闻?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通称英国,又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1]  ,总人口超过6400万,以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民族。

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国力迅速壮大。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取得了胜利,但国力严重受损。到20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解体,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被美国取代。不过,现在英国仍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国[2]  。

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英联邦元首国、八国集团成员国、北约创始会员国、英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1]  。

华为因为什么软件遭英国调查?

2018年8月6日消息,外媒报道称,华为的产品最近遭到了英国监管机构的一项调查,原因是华为设备中使用了一家美国公司提供的老旧软件。

据报道,英国政府一家负责对华为设备进行分析的机构在上个月出台的调查报告中表示,他们发现了华为设备中存在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缺陷”,可能让英国运营商的电信网络面临安全风险。

据三位消息人士称,其中的一个“缺陷”涉及到华为产品中使用的VxWorks操作系统,该系统由美国Wind River Systems公司开发。

消息人士称,华为使用的VxWorks系统在2020年将无法再获得Wind River Systems公司的安全补丁和升级,但是植入该系统的一些设备在这个时间点之后仍然会运行,这可能会让英国电信网络面临黑客攻击。

上述机构的调查报告称:“(华为)在不同零组件线路板上的第三方软件,包括重要的安全组件,将在2020年停止现有的技术支持,但是包含这些组件的华为产品使用寿命通常更长。”这份调查报告并未“点名”提到VxWorks。

此前,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议员宣称,华为的设备可能用于情报等目的,但是华为公司多次否认了这些说法。

上述三位消息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迹象证明VxWorks使用和技术支持时间的不匹配是故意的。另外目前也没有迹象证明这一系统的确会带来安全风险。

上述美国公司的软件涉及到华为的何种产品,面对英国机构的调查,华为采取何种回应措施,尚不得而知。

来源:上海热线

勒索软件袭击多国计算机是怎么回事?

5月14日报道 外媒称,总部位于俄罗斯的网络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实验室12日说,多达74个国家日前受到一款勒索软件的大规模快速攻击,这款软件会锁住计算机并勒索相当于300美元的数字赎金。

索要数字赎金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5月12日报道,这波攻击已经令英国的十余家医院、西班牙最大的电信公司、意大利的若干所大学以及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的一些计算机陷入瘫痪。每台受感染计算机都被要求用比特币——一种难以追查的数字货币——支付赎金。

受感染计算机的屏幕上会显示要求使用者在3天内支付赎金的字样。3天后,赎金会加倍。这款软件还威胁说,如果不支付赎金,计算机内的文件7天后将被删除。

这款名为WanaCrypt的勒索软件至少从今年2月起就开始被犯罪分子使用。一直在跟踪这波快速攻击的捷克安全公司阿瓦斯特软件公司说,这款软件的界面至少包括28种语言,其中包括保加利亚语和越南语。

攻击范围广泛

据路透社5月12日报道,一场全球网络攻击12日袭击了国际承运商联邦快递公司,中断了英国医疗系统的服务并感染了近100个国家的计算机系统。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此次网络攻击所利用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发的黑客工具。

网络敲诈者诱骗受害者打开附在看似包含发票、工作录用、安全提示及其他合法文件等垃圾邮件后的恶意软件。

这种勒索软件对受到感染的计算机数据进行加密,要求用户支付300至600美元才能恢复登录。

网络安全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部分受害者用数字货币比特币进行了支付,还不清楚有多少人屈服于勒索者。

捷克网络安全软件制造商阿瓦斯特软件公司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已发现全球有99个国家和地区的5.7万台计算机受到了袭击,其中受害范围最大的是俄罗斯和乌克兰。

最具破坏性的攻击发生在英国:由于医院和诊所无法登录电脑,因此不得不将患者拒之门外。国际承运商联邦快递公司说,公司部分使用“视窗”系统的计算机受到了攻击。

网络安全软件制造商赛门铁克公司调研经理维克拉姆·塔库尔说,尽管如此,由于黑客是从欧洲开始进行网络攻击的,所以设在美国的机构只有少数受到了影响。

塔库尔说,等黑客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美国时,垃圾邮件过滤器已发现了这个新的威胁,并将负载恶意软件的邮件标记为恶意邮件。

窃取间谍“工具”

私人安全公司确认这种勒索软件是WannaCry病毒的新变体,它可以利用微软“视窗”操作系统中一个已知病毒,自动在大型网络中进行传播。

网络安全公司“众击”网络安全服务公司的研究人员亚当·迈耶斯说:“一旦进入,它就开始在系统中移动且无法阻止。”

若干私人网络安全公司的研究人员说,尚未宣称此事为其所干或是已被确认身份的黑客,很可能利用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种叫做“永恒之蓝”的密码,把它变成一种“蠕虫”病毒,或是自行传播的恶意软件。上月,“影子经纪人”组织公布了“永恒之蓝”密码。

Splunk公司威胁研究处主任里奇·巴杰说:“这是网络界遇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全球勒索软件袭击。”

“影子经纪人”组织公布“永恒之蓝”属于黑客工具宝库,他们说这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发的。

微软公司今天说,它即将推出“视窗”操作系统自动更新,防止用户受到病毒的侵害。微软公司3月14日曾发行了系统补丁,防止操作系统受到“永恒之蓝”的入侵。

俄罗斯又“躺枪”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13日报道,计算机安全专家正努力遏制波及全球的新一轮网络攻击的影响。网络病毒这次要求用户支付赎金,否则消除计算机里的数据。

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遭受了严重打击,突出反映了非法软件的问题。因为盗版软件往往更容易沦为恶意软件的侵害对象。不过,这次就连正版软件的用户都未能幸免。如果没有安装近日发布的一个安全更新,正版用户同样容易遭到攻击。这说明全球网络太容易受到黑客与投机分子的影响。

另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5月12日报道,一个可能与俄罗斯有关的网络团伙被指与全世界范围内的电脑安全漏洞有关,他们或许是为了报复美国在叙利亚的空袭行动。

这个被称为“影子经纪人”的神秘组织4月曾声称,它从美国一个间谍机构窃取了一种“网络武器”,利用这一武器可以前所未有地进入使用微软“视窗”系统的所有电脑。

就在特朗普总统下令轰炸叙利亚一周后,这个组织于4月14日在一个不知名的网站上“丢弃了”这个电脑病毒。

一些专家认为,这个时机非常重要,并暗示“影子经纪人”与俄罗斯政府有瓜葛。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英国新闻软件_英国时事资讯软件攻击」评论列表
仿站
仿站
发布于 2022-07-15 14:49:52  回复
中招之后,紧接着位于桑德兰的尼桑造车厂也宣告“沦陷”。西班牙除了最早被黑的通讯巨头Telefonica,能源公司Iberdrola和燃气公司Gas Natural也没能幸免于难。德国干脆直接被搞得在火车站“示众”。这个被大家称之为
仿站
仿站
发布于 2022-07-15 09:47:09  回复
。这款软件还威胁说,如果不支付赎金,计算机内的文件7天后将被删除。这款名为WanaCrypt的勒索软件至少从今年2月起就开始被犯罪分子使用。一直在跟踪这波快速攻击的捷克安全公司阿瓦斯特软件公司说,这款软件的界面至少包括28种语言,其中包括保加利亚语和越南语。攻
仿站
仿站
发布于 2022-07-15 17:11:22  回复
名,如果访问失败就黑掉系统,如果成功则自动退出。于是MalwareTech就把这个域名给注册了。在后来一些中文媒体的报道中,小哥的这一举动被强调成是“突发奇想”或
仿站
仿站
发布于 2022-07-15 16:13:27  回复
naCry是否会定期或在特请情况下修改程序中的无效域名,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仅仅注册他所发现的这个域名就无法阻止未来袭击。即使软件里没有这样的部分,开发者依然能够手动
仿站
仿站
发布于 2022-07-15 13:34:46  回复
拯救了全世界”的梗不同,英国《卫报》和《英国电讯报》都在标题里明确告诉大家,小哥自己都已经作出警告:“这事没完英国时事资讯软件攻击!”域名被注册后WannaCry的停止扩散,在他看来只是病毒制造者一个不够成熟的自我保护机制。对方的真正意图并非通过域名是否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