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航:
- 1、肿瘤标志物筛查包括哪些项目?普通人有必要做吗?
- 2、在平时,你觉得有没有必要针对性地进行肿瘤筛查?
- 3、代表建议将肿瘤筛查纳入医保,肿瘤筛查有什么用处呢?
- 4、做癌症筛查,有用吗?是不是浪费钱?
- 5、癌症筛查有害无益?
肿瘤标志物筛查包括哪些项目?普通人有必要做吗?
在生死面前拥有生存希望是最大的幸福。如果想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那就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实施癌症预防措施,预防检查、早诊措施治疗、科研攻关也记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癌症对个人和国家都是重要的事情。那你能检查所有的癌症吗健康人癌症筛查有用吗?不是应该做所有的癌症早体项目吗?是不是只要定期检查就能发现癌症?针对一系列问题,北京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北京新里行肿瘤医院院长杜鹏,要求他说明癌症早体的知识。
癌症的早期检查和早期诊疗是阻碍癌症鬼门关前的重要防线,医学界将癌症预防体系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是从病毒、环境、生活方式等来源预防。第二季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发现越早,治愈率数值越高。患者进入癌症诊断阶段时采取的措施是三级预防、预防疾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健康人癌症筛查有用吗我国目前正处于三级预防阶段。患者来医院看病时,大部分已经进入癌症中晚期,我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低,因此早期筛查癌症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将患者转换为2级,早期癌症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不检查也没有意义。是告诉患者如何预防肿瘤,杜鹏院长这样说。
社会上得癌症的人很多,所以大家都谈论癌症变化,就像得了这种病就被判处死刑一样。其实没必要太慌张。癌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存活率仍然很高,很多人在癌症治疗后也能活到80~90岁。因此,体检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体检检查癌症的征兆。癌症被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几乎没有希望健康人癌症筛查有用吗!血液检查是体检中发现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查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是否升高,可以识别各种恶性肿瘤。
妇科检查可以检测早期宫颈癌和子宫瘤。利用b超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发现全身大部分器官是否有肿块和病变。胃镜最好一年确认一次。有胃炎可以很好地预防癌细胞的生长。张庆每两三年可以确认一次。当然,人们不能每年都去医院进行全身检查,但如果连续十几天一个月有什么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检查治疗。自己的身体自己重视,只有自己的健康才能照顾家人!
在平时,你觉得有没有必要针对性地进行肿瘤筛查?
对于自己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也要进行好好的筛查。如果想对肿瘤进行针对性的筛查的话,是能够保证自己健康的,也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行为。造成肿瘤后期的恶性循环,就是因为在早期没有进行及时的预防。一般人有了肿瘤之后,身体是不会发现明显的症状的,只有去做超声才能够看到。
为什么会有肿瘤的存在呢?
年轻人之所以有肿瘤的存在,就是因为在平时不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注意自己的习惯。就比如年轻人经常去吸烟,经常去喝酒,就会让自己的身体缺乏运动,并且自己也会感觉十分的痛苦。要想让自己好好的去生活,首先就得让自己远离烟酒,其次适当的去做一做健身运动。像那些食管肠癌都是因为肿瘤的病变引起的,多注意自己的饮食,才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不管是年轻还是对老年人身体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做好防护才可以。
有没有必要去做针对性筛查呢?
在小编看来,做针对性的筛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能发现自己身体里面有没有肿瘤的存在。如果肿瘤在早期的时候发现不是恶性的,可以通过手术以及吃药来及时的缓解掉。不要想着说针对性筛查会花费很多的钱,自己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健康什么都没有,所以要让自己从早期就开始正确的防止癌症的出现。有些用人单位也会选择去安排自己的员工做这种针对性的筛查,但员工自己也要有这种警惕心。癌症的症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的非常的多,做完之后才能明白。如果有的话就要及时治疗。没有的人也不要担心,可以选择去打一些肿瘤疫苗,能够有效的进行预防。
代表建议将肿瘤筛查纳入医保,肿瘤筛查有什么用处呢?
为健康人癌症筛查有用吗了防止癌症的发生健康人癌症筛查有用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全身癌症筛查团队。因为相比于癌症几十万的治疗费用健康人癌症筛查有用吗,全身肿瘤的筛查费用是极高的。但是有些人对全身肿瘤筛查没有明确的定义健康人癌症筛查有用吗,认为是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健康人癌症筛查有用吗,正常的检查报告说明身体是健康的。事实上,全身肿瘤筛查远比医院简单的一般体检更复杂、更有针对性。
全身性肿瘤筛查可以说是一种更专业化的体检方式,是防癌专业人员通过专业设备技术和诊断方法,为患者进行全身性检查。全身性肿瘤筛查会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对增加癌变几率的机能改变和疾病进行检查,并对检查出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干预,以尽可能地防止癌变的发生。
肿瘤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一些肿瘤的早期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如肺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有利于疾病的发现,选择相对简单的治疗方法,对人体伤害小,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痛苦少,恢复时间短,治疗成本显著降低。同时,在筛查时可以发现一些癌症的高危因素或癌前病变,有利于及时治疗或有效干预,防止肿瘤发生。癌症筛查可以尽早发现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是否有癌症,以便及时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一般来说,首先要把一些看起来健康的人和健康的人分开。
一般而言,肿瘤早期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愈率越高,因此肿瘤筛查可起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的作用。肿瘤筛检的项目很多,根据不同的癌症种类有不同的筛检项目,这就要求人们对癌症筛检的项目有所偏重,不能每个项目都查。对于筛查癌症,一定要看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如果长期吸烟要每年定期做肺癌筛查,如果长期饮食方面没有规律,要筛查胃癌和肠癌,如果长期饮酒过量,要特别注意做肝癌方面的筛查。
另外,如果体内有炎症,也要注意。比如长期得胃炎要注意胃癌的筛查,得宫颈炎要注意宫颈癌的筛查。男性癌症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和支气管癌、胃癌、食道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占所有癌症病例的66.7%。女性依次为乳腺癌、肺癌和支气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道癌,占所有癌症病例的60%,其中仅乳腺癌就占所有女性癌症的15%。
不论男女,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是肺和支气管癌、胃癌、肝癌、食道癌、大肠癌,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75%,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可预防的癌症有三分之一,可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愈的癌症有三分之一,通过适当的治疗可减轻痛苦并延长寿命。
做癌症筛查,有用吗?是不是浪费钱?
很多人不是谈“癌”色变,就是自以为癌症离自己很远,医学常识的匮乏甚至会将人慢慢地引向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委员会曾明确指出,2/3的癌症可以预防和治愈,关键是通过体检早期发现。
随之而来的是各地医疗卫生机构相继推出各式体检服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几滴血就能查出是不是患了癌症健康人癌症筛查有用吗;查癌“神器”扫一次,早期癌症立即现身……这些五花八门的体检项目从几百到上万元不等的价格,让公众有些看不明白。
防癌体检到底该怎么检?健康人癌症筛查有用吗我们平时所做的防癌体检有哪些?怎样的防癌体检才能尽可能地让自己躲开“坏运气”而安然无恙一生呢?
体检套餐看不懂
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防癌。53岁的唐女士近期一直琢磨着要做个专门的防癌体检。此前,她的一个朋友被查出患有胃癌,已到晚期,“他所在的单位每年组织体检,还是没查出来,看来还是要做专门的防癌体检。”
到多家医院咨询了一圈,唐女士反而犹豫了:各种防癌体检套餐价格、项目都不一样,有的几百元,有的近万元。检查的项目有数十个,哪些项目是“硬货”,哪些是“大路货”,都弄不明白。
某专业体检机构的“抗肿瘤体检套餐”,价格990元,网上团购价位480元,检查26个项目,包括8项肿瘤标志物筛查。某医院推出的防癌体检套餐,价格为1678元,网上团购价866元,检查80多个项目,其中包括4项肿瘤标志物筛查。
另一家医院推出的高端体检套餐,价格则达到11000元,检查项目约50个。记者发现,该套餐的检查项目与其他医院的套餐大致相同,最明显的区别是其中包含PET-CT检查,仅此一项的费用就要约8000元。
查癌“神器”人人都得做?
PET-CT是一种高端医学影像诊断设备,能达到早期发现身体的一些功能改变以及诊断疾病的目的,因此,近年来已成为防癌体检的“新宠”,尤其受到高收入阶层的青睐,尽管价格昂贵,但仍有不少人将其视为查癌“神器”,一定要“扫一扫”。目前,在高端体检套餐中,PET-CT是炙手可热的推荐选项。
做防癌体检就一定不能少了PET-CT?肿瘤专家认为,将PET-CT当成是癌症筛查的“神器”,其实是误导。专家表示,PET-CT真正的作用不是在于筛查,而是用于肿瘤程度的诊断,比如对一个患者,检查肿瘤是否复发,或有其他部位的转移。
近年来,已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用昂贵的PET-CT给正常人筛查肿瘤,不仅是资源浪费,而且检查可能存在辐射等风险,也并非对所有肿瘤都能“一网打尽”。刘德森也认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没必要在防癌体检中选择这个项目。
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目前有很多筛查手段可以选择,如B超、无痛内镜、低剂量CT筛查等,价格便宜,辐射小,效果不错,再结合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一样能起到防癌的作用。
肿瘤标志物异常就一定“中标”?
说到“肿瘤标志物”,这又是防癌体检中的一个主打项目,许多体检套餐的宣传中提到“几滴血就能查近10种癌症”,说的就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这类物质的存在或变化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
目前,几乎所有的体检都包括两项基础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AFP)与癌胚抗原(CEA),这两项分别是肝癌与消化系统癌症的辅助诊断指标。而在更高端的体检套餐里,肿瘤标志物已经增加到了13项,很多体检机构还专门推出了“防癌体检套餐”。
在某知名体检机构的网站上,8个体检套餐项目中,有6个均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标价586元的男性套餐和标价663元的女性套餐均检查AFP、CEA两项;标价1641元的男性D套餐检查AFP、CEA、T-PSA(总前列腺抗原)、F-PSA(游离前列腺抗原);标价1936元的女性套餐D检查APF、CEA、CA125(糖类抗原125)和CA153(糖类抗原153)。
然而,这些项目同时也是体检报告上的一大“雷区”。但凡这些跟肿瘤沾边的指标出现一点异常,都能把人“吓个半死”。
今年年初,市民徐女士的单位组织体检,体检报告上将结果有异常的项目都标示出来了,其中一项赫然写着“癌胚抗原”,“一点不夸张,看到报告的时候我腿都软了”。她觉得,这个指标有问题,那肯定是得癌了,结果她做了一圈检查都没发现问题。
据医学专家介绍,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肿瘤患者监测其病情发展、治疗与康复的指标,不能作为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癌症的标准。健康人的血清里也会偶尔含有这些标志物,用它们来做癌症筛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很低,因而常常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所以这种笼统的肿瘤检测项目,往往没有太大意义。
现今所知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单独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能作为肿瘤诊断的依据。因而,对健康人进行这些检查并不能减少肿瘤死亡的风险,反而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担忧和额外的其他检查。一位临床医生直言不讳地说,肿瘤标志物全套用于健康人群筛查,跟滥开药物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大多都是源于“健康人癌症筛查有用吗你懂得的原因”。
癌症筛查有害无益?
快到年底了,很多企业都会在这段时间为员工安排年度体检,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些关于癌症筛查的文章,它们声称“癌症检查不但没用,而且有害,还有可能引起心理负担,导致不可估量的长期后果。”
相关言论(图片来源:weixin.qq.com)
这种颠覆性的观点,确实可以吸引不少眼球;但对错嘛,我们还是依据事实和数据来分辨。
癌症治疗的黄金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到底有没有用?
当然有用。
癌症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不同的癌症,有着不同的预后;患者的免疫力、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国家的诊疗制度等等,都会影响患者患病后的生存率。所以,各国政府都在尽力寻找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案。
一个典型是美国。肺癌分为很多种,其共同特点是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也就是说,等到患者觉着不舒服去医院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所以,肺癌的生存率一直很差。但是在美国,因为低剂量CT的大规模运用,肺癌的死亡率,降低了20%。【1】实际上,因为新的诊疗技术,美国的癌症死亡率,下降了20%,约有210万人因此受益。
美国癌症趋势(原图出处:SIEGEL RL. Cancer statistics, 2017)
另一个典型是日本。日本和中国一样,有大量胃癌患者。但是日本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在全世界遥遥领先。为什么呢?因为日本有世界上最好的早期胃癌诊断系统。【2】
另一个,是生理伤害。
很多癌症都和辐射有关,比如,皮肤癌是由太阳辐射引起的,烟草中的放射性颗粒可能对肺癌有贡献。那么问题来了:胸片、CT都要用到X射线,X射线也是辐射,会不会引起癌症呢?
总的结论是会,而且对青年和儿童的影响更大,但是,不同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结论。
一方面,胸片、CT都利用了X射线的穿透性,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解剖学结构,需要不同的X射线剂量,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另一方面,评估手段不同,对结果的影响巨大。
所以,这个事儿,关键还是要看剂量。以常规剂量来说,美国15岁以下的儿童,大约每年进行600000次腹部和头部CT检查,其中,可能会有500人,因此患癌;【5】成年人的概率则更小。总不能因为这个概率,就不做CT了吧?再者,CT我们一般也是一两年才做一次,影响就更小了。
放射性问题,依赖工程师们的努力。胸片对肺癌的诊断价值一般,后来,有了CT,放射剂量没有明显降低,诊断准确度却上去了,最近几十年,又兴起了低剂量CT,放射剂量只有常规CT的10%~15%。以后,肯定会有伤害性更低的方案。
至于说心理负担,且不说心理状况和癌症关系暧昧、至今没有明确的结论,固然会有人因为早期筛查疑神疑鬼,但更多的人会首先想到应该是咨询医生、改变生活方式,然后根据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或者治疗。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还是要树立系统观念。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别把希望放在某些“灵丹妙药”上。
其次,要了解一些医学常识。比如,什么叫癌症高危人群,如果自己是,应该怎么应对。有条件的,可以向医生咨询,根据亲戚的患病情况、既往的生活习惯,选择最有效、最有必要的癌症筛检手段。比如,三代以内有好几位胃癌患者的,就应该考虑定期胃镜检查;既往患过乙型肝炎的,也有必要考虑肝癌筛检;年龄大于50岁的吸烟者或者戒烟不足15年的,应该想到低剂量CT检查。这样,既放心,又能避免花冤枉钱。
----------------------------------
参考文献
【1】SIEGEL R L等. Cancerstatistics, 2017[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7, 67(1): 7–30.
【2】ASAKA M, MABEK. Strategies for eliminating death from gastric cancer in Japan[J].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Academy. Series B,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2014, 90(7): 251–258.
【3】TEAM T N L ST R.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Screening[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65(5): 395–409.
【4】CHEN W等.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Clinicians, 2016, 66(2): 115–132.
【5】BRENNER D J等. Estimated Risks of Radiation-Induced Fatal Cancer from PediatricCT[J].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2001, 176(2): 289–296.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发布于 2022-07-15 08:00:18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5 09:55:11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5 07:16:56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5 12:18:22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5 02:1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