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航:
- 1、百家姓里有没有人姓濮阳?
- 2、濮阳姓的迁徙分布
- 3、濮阳是姓氏吗
- 4、濮阳有哪些姓氏
- 5、濮阳孙氏家谱
百家姓里有没有人姓濮阳?
濮阳这个百家姓里面肯定是没有的。濮阳只是河南省的一个城市名称
濮阳姓的迁徙分布
濮阳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二十四位门阀,望族出博陵郡、平陵郡。濮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濮阳原为地名,当地有一条河流名濮水,此河的北岸按习惯就称之为濮阳(古代河之北岸为阳),即今河南省濮阳县。最现是古部落首领颛顼(传说他是黄帝的子孙)的后人于此居住过,当地人就以地名为姓,流传下来。春秋时,卫国郑大夫居于濮水之北,也有说其封地于濮水之南,后人就以濮阳为姓。从《姓氏考略》上考证,濮阳的先祖居于澶州,后以地为氏,望出广平。同样《通志·氏族略》上亦有“濮阳氏,其地在澶州,后汉外黄令牛述,以濮阳潜为主簿。”的记载。古代的澶州,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南方。“濮阳”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名,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便已出名,这个地方位于今河南省东北隅,黄河的西北。相传上古的颛顼帝陵仍为我国的著名古迹之一)。颛顼帝的后世子孙有居住于此地的,因而以地为氏,称濮阳氏。望族居博陵郡(今河南的濮阳市,古称澶州);平陵郡(今山西文水县东一带)。
如今在江苏省的海门市、安徽省的广德县等地有少量分布。
濮阳是姓氏吗
濮阳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复姓。古代有一条河叫濮水,濮水南岸一块丰饶的地方叫濮阳,那地方,就在现今的河南濮阳市。濮阳(Pú
yáng
濮阳)源流纯正,源出有一:出自姬姓,颛顼的后代以地名为氏。远古时,这地方也叫帝丘,黄帝的孙子颛顼做部落首领时,曾在这儿建都;春秋时卫成公也曾在此定都,是一处文化宝地。颛顼的后代中有人居住在濮水南岸,后来就取地名为姓,世代姓濮阳。
另有河南省濮阳市。
濮阳有哪些姓氏
姓氏文化濮阳是我国重要的姓氏起源地之一。据史书记载,与濮阳有关的姓氏有320多个,常见的100个大姓中源于濮阳的就有7个,即张、范、姚、秦、顾、孟、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张姓,海内外张姓人口约1亿。濮阳是中华人文始祖之一帝舜的故乡,其后裔达60余姓,其中前十姓是陈、胡、袁、田、姚、虞、王、孙、车、陆,总人口数以亿计
濮阳孙氏家谱
孙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二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五。
� 寻根溯源 ①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舜帝之妫姓后裔。 后被赐姓“孙”。②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出自周文王姬昌之后裔。文王第十二世孙武仲崇敬祖父惠孙,故 取“孙”字为姓。③据《世本》所载,出自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裔。孙叔敖本姓芈, 字孙叔,因其政绩深得楚人认可,后世子孙引以为荣,故取其字为姓,也有取单字“孙”者 。④据《汉书》所载,夏侯婴曾孙随外家姓孙,后人亦以“孙”为姓氏。⑤据《汉孙根碑》 所载,出自子姓人比干之后裔。商纣王杀害比干之后,其子孙为避难,改“子”姓为“孙” 姓。⑥据《汉书》所载,出自战国荀子后裔。荀子后人在汉宣帝时为避讳帝名“询”字,故 改姓“孙”。⑦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孝文帝迁洛后,鲜卑族拔拔氏改 姓“孙”。另有契丹族人、满洲孙佳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木依库氏、木如氏、堵引氏等别样 姓氏改为“孙”姓者。�
得姓始祖 孙书。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 儿子叫陈完,在任陈 国大夫时同太子御寇很要好,御寇被杀后,他怕受株连而逃到齐国。到齐国后,陈完不愿再 用 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改成田姓(古时田和陈发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无宇有二子,小儿子田书,字子占,在齐国为大夫,因为伐莒(周代诸侯国)有功,齐景公把他封在乐安 (今山东博兴县北),并赐他孙姓。孙书就成为孙姓始祖。�
繁衍播迁 孙姓的发源地主要有两支,一为河南濮阳,二为山东博兴。 春秋战国时期,河南 濮阳孙姓后裔孙嘉迁到汲郡(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使得汲郡也成为孙姓繁衍的一个重要支 源。这一时期,山东孙姓播迁频繁,齐国内乱,致使孙武子孙迁至江苏、浙江一带居住。后孙武之孙孙膑在“田氏代齐”之后又返回齐国,在山东鄄城和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间繁 衍生息。孙武之子孙明仍居于富春(今浙江富阳一带),后此地发展成孙姓主要郡望。秦汉 时期,孙姓族人规模、人口进一步扩展。山东孙武后裔又有移居今山西平遥、清河(今属河北)、南阳(今属河南)、冯翊(今属陕西)、长沙等地者。另外,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且为孙姓历史上最大望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导致孙姓大举南迁,加上富 春孙姓建立了孙吴政权,使得孙姓在南方分布渐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浙江、江苏、湖南、福建、陕西及东北等地遍布孙姓。隋唐时期,孙姓的迁徙仍以南方为主,唐 代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及唐僖宗时王潮、王审知入闽都有孙姓族人参加。另有 河南孙姓被封侯于虔州虔化县(今江西宁都),孙姓由此发展到江西。宋元时期由于金人南侵 及蒙古军队的南下,使孙姓族人进一步涌入福建、广东等地居住。明清时期,有福建孙姓迁 入广东紫金县者,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为此支后裔,这一时期,孙姓人已是遍布全国,且以东部和江南地区较为集中。� 今日孙姓以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河北和吉林等省分布最多,上述几省的孙姓人数约 占全国孙姓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八。�
郡望堂号 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孙姓形成诸多郡望,据《广韵》所载,主要有七个:①汲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西南);②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③太原 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④乐安郡,治所在临济(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西北 );⑤东莞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⑥富春郡,治所在今浙江富阳;⑦吴郡,治所 在今江苏省苏州。�
堂号:“平治”、“叙”、“积善”、“鹤衍”、“嘉会”、“乐安”、“富春”、“东莞”、“映雪”、“燕 翼”、“万石”、“垂裕”、“孝友”、“兵法”、“太原”等。�
宗族特征 ①族大人众,英才辈出。②人口分布集中,大多在东北、华 北、华东一线。③字 行辈份排列井然有序,脉络清晰,如清人王综所纂《孙氏族谱》中有一支字行为:“大永宏 茂,元亨利贞,兴隆吉庆,昭远振武,承先启后,世代克昌,平治修齐,子嗣长守。”孙宝 山所修纂《孙氏家谱》中,河北沧州孙姓一支字行为:“书铭华锦,兰茂增馨,嘉祥永荫, 世育俊英。”孙炯所纂《孙氏宗谱》中,浙江孙姓一支字行为:“会际升平日,修绪衍新编 ,支图与翰典,光照启后贤。”
发布于 2022-07-14 17:06:29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5 02:30:46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4 16:08:13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5 00:04: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