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航:
- 1、老年人为什么会查出有梅毒,没有任何感觉,
- 2、做手术查出梅毒阳性怎么办,已经七十岁了,好多年没有配偶
- 3、80岁老人梅毒抗体弱阳性怎么回事
- 4、82岁老人因严重贫血要住院输血。被告知有梅毒?输血前抽血检验,但是当天医生并没有跟家属说病人有梅毒,
- 5、70岁老人没有夫妻生活,却被查出梅毒,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
老年人为什么会查出有梅毒,没有任何感觉,
我想你还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多点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人生百度,你会有所改观的,心态很重要,我们要保持心态比身体年轻啊!
做手术查出梅毒阳性怎么办,已经七十岁了,好多年没有配偶
您好,术前检查查出梅毒阳性并不可怕。你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梅毒的有关知识:1、医学上查出的梅毒抗体阳性是指人体血液中存在针对梅毒螺旋体的抗体,这种抗体在人体感染梅毒后不久产生,之后终身存在。2、即使治好了,抗体仍然存在。3、梅毒抗体的检测有多种方法,术前检查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快速检测法TP,这种检测法的特点是快速,但准确率不到80%,这种检测法只能查出体内抗体是阴性或阳性,相当于是有或无,而不断判断抗体的多和少,即抗体滴度。也就是说,即使你在出生的时候曾经感染过梅毒,但后来治疗好了,体内仅存在很少一点抗体,但TP检测还是会显阳性。4、为了判断TP阳性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就要用另一种方法进行检测,即抗体滴度检测,通常我们使用trust法。这种检查方法也是抽饿血,滴度检测结果以1:2,1:4,1:8,1:16,1:32的倍数显示,分母越大,表示抗体浓度越高,需要治疗。5、结合病史,一般来讲,滴度高到1:8以上的就是新感染的病例或是从未进行过治疗的病例,具有传染性。而1:4或1:2或0的,传染性相对较弱,或病情已经相对稳定。建议积极治疗将滴度指标控制在1:2或0为好。
80岁老人梅毒抗体弱阳性怎么回事
梅毒血清检测方法(RPR)是检测类脂质抗体(非特异性);组织纤维蛋白酶溶酶原活化剂(TPPA)是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特异性),二者只能相互补充不能相互取代。两种方法都可产生假阳性。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检查的假阳性率较正常人群高,一般在1%~2%。特别是70岁以上,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白血病的高龄老人,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和组织纤维蛋白酶溶酶原活化剂同时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时有发生。
【关键词】 梅毒;梅毒螺旋体;性病
2006年以来,我院通过输血前传染病检查,发现有5例(年龄66岁~80岁之间)老人梅毒螺旋体抗体(TP)检查阳性(试剂由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但5位患者均无梅毒临床表现,追问患者及家属的性生活及既往病史,都未找到任何可以支持梅毒诊断的依据。为了慎重我们重新抽取患者血液标本在检验科复检并同时将标本送达陕西省疾控中心检测,院内外结果惊人的一致。TP试验均为阳性,除1人梅毒血清检测方法(RPR)阴性(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组织纤维蛋白酶溶酶原活化剂(TPPA)阳性(试剂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提供);其余4人RPR和TPPA仍为阳性。为何会出现如此令家人尴尬、医生诧异的结果?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病。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近年来,随着发病患者数目的增多,梅毒的临床表现和病期也呈现多样化,病原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发生胎传梅毒。而梅毒血清学检测成了诊断梅毒的常规手段和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血清检测方法分为两大类:即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前者为常规试验方法,是检测类脂质抗体的试验,目前常用的是RPR;后者为确认试验方法,是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试验,目前常用的是TPPA。人体感染梅毒后,会在体内产生两类抗体,一类是抗梅毒螺旋抗体,另一类是抗类脂质抗体。前面提到的RPR是针对类脂质产生的抗体而不是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故无特异性。也就是说,凡是能够导致体内产生类脂质抗体的疾病,都能够使RPR的检测产生阳性结果,即生物性假阳性。如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钩端螺旋体病、猩红热、活动性肺结核、丝虫病、斑疹伤寒、锥虫病、回归热、疟疾、麻疹、水痘、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干燥结合症、慢性肾炎及海洛因成瘾、甚至妊娠等。但梅毒以外的疾病造成的RPR阳性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RPR的滴度一般比较低通常1∶8。由于RPR实验容易出现假阳性,因此医生往往会同时作特异性较强的TPPA来确认梅毒的存在。专家指出:虽然TPPA是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的检测,但在一般人群中也会有1%的假阳性。现在已知可造成TPPA假阳性的疾病有:结肠癌、淋巴肉瘤、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丙型肝炎、肝硬化、AIDS、海洛因成瘾、生殖器疱疹、麻风、妊娠等。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检查的假阳性率较正常人群高,一般在1%~2%。特别是70岁以上,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白血病的高龄老人,RPR和TPPA同时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可见,梅毒血清学试验虽然对梅毒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因此,诊断梅毒不能单纯凭化验结果,还要结合病史、体检结果、其他化验等综合考虑分析后慎重作出判断,才能避免梅毒化验结果假阳性造成的误诊。
82岁老人因严重贫血要住院输血。被告知有梅毒?输血前抽血检验,但是当天医生并没有跟家属说病人有梅毒,
1 梅毒检查是在输血前做的,目前各级医疗机构对于输血的患者都会例行检查术前四项的(乙肝,丙肝,梅毒,艾滋),只是有的医院当天不能检测,需要隔日才能发报告,输血传播梅毒的几率极低,目前的血液是经过严格的筛查的,还有就是梅毒比较脆弱在4度的情况下48-72小时就失去活性了,血液一般是4度保存3天以后才发往临床的,就是为了杜绝梅毒经血传播的一项措施。
2.目前梅毒检测的试剂有一定的假阳性,尤其是老年人体内的一些内源性抗体,会干扰梅毒的检测的,不能仅凭一次结果就断定感染过梅毒,需要进一步检查一下TPPA,这是梅毒的确证试验。
临床上碰到梅毒检测阳性的有三类人群可能是假阳性:孕妇、老年人、自免性疾病患者,所以目前还不能断定老人家感染过梅毒,也不能认定就是输血传染的。
70岁老人没有夫妻生活,却被查出梅毒,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
提到梅毒,很多人都知道不洁的性生活可能会传播。但是对于一个70岁的老人,而且多年没有夫妻生活,却被查出了梅毒,是怎么回事儿呢?其实梅毒的传播途径,除了性生活传播以外,还有其他途径,比如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有一位70岁的老伯,去医院要进行白内障手术,术前检查竟然告知患有梅毒。什么,没听错吧,哪里来的梅毒?老人一脸的茫然,身旁的儿女也是一脸的懵。这一结果,一家人谁都不肯相信。经过医生的再一次化验检测,老伯确实感染了梅毒。那么老伯的梅毒是哪里来的呢?
老伯告诉医生,老伴去世的早,自己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夫妻生活的。儿女们长大了,想给老伯找个老伴,都被拒绝了,老伯说一个人习惯了。当然自己也不会去一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做一些过格的事儿。怎么会感染上梅毒呢?医生帮助老伯回忆,最近有没有输血,或者是手术之类的行为。
老伯自己倒是没输过血,只是前一段时间有过修牙的精力。医生再一次对老伯的口腔进行检查,果然在老伯的口腔中发现了梅毒螺旋体,原来老伯为了省钱,在一家私人诊所进行的修牙,这个所谓的牙所就是早市头上的一个拔牙的,卫生环境不达标,更别说消毒了。也就是这一次修牙的经历,让老伯感染了梅毒,老伯后悔不已。
那么梅毒是什么?
梅毒是一种慢性的接触性传染病,梅毒的致病毒就是苍白螺旋体,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可以侵犯任何器官,产生各种症状。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在感染梅毒后的一年内,传染性极强。
梅毒都有哪些症状?
梅毒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的病期在感染后两年内,包括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晚期梅毒一般都在病期感染后两年以上,也就是三期梅毒。
一期梅毒:感染后的3周,主要是硬下疳,是梅毒最初侵入之处,在此繁殖所致。好发于生殖器附近,也可发生在口唇、下颌、舌、眼睑、手指、乳房等部位。
二期梅毒:感染后6周-6个月,可发生二期梅毒,是一期梅毒硬下疳内的梅毒螺旋体经过淋巴管达到淋巴结后,通过血液传神传播所致。可有全身症状,比如发热、疲倦、头疼、喉咙疼,关节痛等症状。多数患者与皮疹,临床上称为梅毒疹。
三期梅毒:感染后2年以上,可分为晚期良性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
如何预防梅毒?
预防大于治疗,任何疾病都是预防为主。要想预防梅毒等接触性传染疾病,就要远离传染源,洁身自好,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眉刀等私人物品,不去没有资质的牙科等,也不要到没有消毒条件的美容院进行纹刺等活动。
发布于 2023-02-16 16:49:28 回复
发布于 2023-02-16 15:54:18 回复
发布于 2023-02-16 07:43:18 回复
发布于 2023-02-16 17:18:51 回复
发布于 2023-02-16 08:25: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