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航:
渗透测试的工具一般是用什么语言写的?Windows和Linux平台的软件应该差别
常用是python,有的工具是用C++和java写的,所以最好多学习一门语言
python中的后渗透|也可用于AWD攻防--shell管理
在平时或者线下AWD的时候,有一个shell管理器可以让我们打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提你要能获得别人shell,不然这个也没什么用了。
我这里写好的这个只是一个思路,真正的后渗透工具,远比这个强大。
[图片上传失败...(image-80d3db-1514974826506)]
控制端
主要是三个模块:
获得sock和地址,判断是哪个机器和我们连接的。
以及发送命令出去。进行编码解码。这里有一个坑。
py2和py3的socket我感觉好像不一样,编码自己出现了问题买就去百度解决吧,我这里没啥问题,在我的机器调试好了。
还有就是命令行选项,可以发挥你们的想象自行添加。
得到的shell列表,将其list出来,按照id和ip分开:
如图:
建立一个简单的线程,因为 shellList 好几个函数需要用到,就设置为全局变量。
最后的主函数。建立scoket套接字,加入线程。
讲一下socket对象中两个参数的含义,
socket.AF_INET 代表使用IPv4协议 ,socket.SOCK_STREAM
代表使用面向流的Tcp协议,
也就是说我们创建了一个基于IPv4协议的Tcp Server。
当有多个台机器连接到控制端时,我们要记录这些机器的socket对象
,以便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操作对象
服务端
服务端主要就是接受命令并执行发送给控制端。
python调用系统命令有这几种方法,更多的欢迎补充
一开始我是用subprocess,但是有些命令很慢,os.popen简便些。
code:
argparse模块也很好用,智能化一点。
[图片上传失败...(image-f524d5-1514974826506)]
GAME OVER!
渗透测试报告自动生成工具
公众号:白帽子左一
领取配套练手靶场、安全全套课程及工具...
在安服仔的日子里,发现其他人输出的渗透测试报告结果不规范,主要在报告质量、内容、字体、及修复方案中存在诸多问题,而且 大部分安服仔需要对每次的项目结果进行统计整理,方便后续跟踪复测。
因此研发了 Savior—渗透测试报告辅助生成系统 , 起这个名字也是为了拯救大多数渗透测试工程师,
告别繁琐的渗透测试报告编写过程及漏洞统计过程。
前端 : Ant Design Pro
后端 : Django REST Framework
数据库 : Mysql
用户管理 : 主要是方便统计漏洞的发现者,后续可能大概也许会添加漏洞统计模块,根据提交数据、漏洞类型、时间等进行统计报表,当前用户管理模块仅允许通过Django后台进行修改,前端只负责展示,主要是我太懒了。
项目管理 : 根据项目的不同可上传项目的专属渗透测报告模板,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模板自定义模板(/Demo/demo.docx);
模板自定义 : 不用修改源代码,仅需修改word即可进行模板自定义;
整改建议管理 : 此平台主要就是为了体现标准化输出,因此可通过内置漏洞描述及修复建议进行快速输出,并支持自定义修改(/Demo/常规WEB渗透测试漏洞描述及修复方法.docx);
一键生成: 通过提交报告模块,内联项目模板,快速生成渗透测试报告,真正达到了一键生成,并确保报告内数据准确、字体统一、格式标准;
自动邮件: 在生成报告后可通过用户管理配置的自动邮件发送功能进行邮件通知,可自定义邮件模板,这样再报告给客户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转发了(暖男功能);
漏洞统计: 每次渗透过后,需要挨个查找报告进行统计整理,现在只要提交报告后,后台会自动联动;
漏洞报表一键导出
漏洞跟踪: 增加了漏洞状态字段,创建报告后,漏洞状态默认为新增,漏洞管理模块可进行复测,包括已整改、未整改两种状态;
Demo :
演示账号 :admin
演示密码 : Savior@404
首先将代码clone到本地:
Docker部署
我们推荐使用Docker进行部署,相对于源码部署更为简单和快速。
部署前请务必先安装 Docker 及 docker-compose 。
修改配置文件
首先复制根目录的 .env.docker 并重命名为 .env , 修改其中的Email Settings和initial Administrator配置。
这两个配置分别控制邮件提醒,以及初始管理帐号密码及邮箱。
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务必把邮箱修改为自己邮箱,不然可能会出现非预期错误!
2. 如果使用阿里云、腾讯云服务器,请使用smtp的ssl协议,两家云厂商默认封禁了25端口。
一键启动
访问 即可看到页面。
修改启动端口
如果想修改启动端口,可以修改docker-compose.yaml文件中web容器的ports。
默认为8000:8000,比如要修改为8080端口可改为8080:8000。
所需环境:
前端环境
环境变量设置 创建字符集为utf-8编码的数据库。
复制**.env.docker为.env**,并配置数据库、邮箱、管理员等信息。
后端环境
源码部署环境:
前台页面 :
Django管理后台:
其中Savior平台包含两个后台页面。考虑到安全性,目前用户管理、项目管理托管于Django管理后台(主要是这两个模块不会写),其余功能均可通过前台页面实现。
前台页面 :
Django管理后台 :
访问Django管理后台: ,
请完善API用户的Name、Avatar、Autosentmail三个字段,分别控制报告的作者、头像(图片Url)、生成报告后自动发送渗透测试报告到邮箱。
访问Django管理后台:
请通过APIProjects进行添加项目,可根据不通项目选择不通的渗透测试报告模板。
参数说明:Project logo(项目Logo)、Project center(项目名称)、Project description(项目描述)、Project template(渗透测试报告模板,目前标准模板可使用Demo/demo.docx,如需自定义模板,请参考模版自定义部分)
访问 可进入Savior平台,通过个人设置整改设置添加漏洞模板可进行设置漏洞类型、漏洞描述、修复建议从而达到标准化。
目前整理了一些通用的修复建议模板,请参考Demo/常规WEB渗透测试漏洞描述及修复方法.docx。
目前根据我经常使用的渗透测试报告模板生成了一个demo版本(请参考/Demo/demo.docx)。
当然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模板自定义,其中仅需在WORD模板中进行参数替换,目前Savior中具体参数如下:
以下漏洞详情请利用{%tr for vuls in vuls %}{%tr endfor %}进行循环遍历。
如想列出所有漏洞URL,则使用参数{%tr for vuls in vuls %}{{item.vul_url}}{%tr endfor %}
注: Savior平台渗透测试模板遵循Jinja2语法,更多内容请参考
如果我们完善了用户信息、项目管理、整改设置后,就可以通过前端页面进行创建报告,其大概流程如下:首先完善报告的基本信息。
选择漏洞管理的添加漏洞功能。选择漏洞类型后,漏洞名称、漏洞描述、修复建议会根据整改设置进行自动联动,并可根据需求进行自定义修改。
需要注意的是漏洞详情处如果需要插入XSS语句,请进行url编码后进行输入!
注: 未提交前请勿刷新页面,此时漏洞详情保存为前端。提交后会自动生成渗透测试报告并进行下载。
打开报告会提示更新域,更新请选择是,再选择更新整个目录,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更新目录,不然渗透测试报告中目录无法自动更新。
如果在用户管理打开了Autosentmail功能,渗透测试报告会自动发送至我们邮箱,方便转给甲方爸爸。
访问Savior平台,选择漏洞列表可进行漏洞统计并进行漏洞复测。
其中漏洞包含三个状态(新发现、已修复、未修复)。
通过选择导出数据功能,可将漏洞列表导出为Excle。
用户管理、项目管理迁移至前端
大数据看板
感谢 echo503 提供的项目帮助
感谢 lp0int 提供的项目帮助
项目框架及 Docker 部署参考 Github-Monitor:( )
原文地址:
发布于 2023-02-03 00:22:55 回复
发布于 2023-02-02 23:50:08 回复
发布于 2023-02-02 21:41:19 回复
发布于 2023-02-03 00:23:46 回复
发布于 2023-02-02 22:44: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