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航:
DOS是什么东东????
文章约定:
本文章分概念和如何两部分。
在概念中将告诉您关于该词条的定义、背景及原理。
在如何中将告诉您关于该词条的应用、技巧及可能遇上的问题。
通常所说的DOS有两种不同的概念,即拒绝服务或一种磁盘操作系统。
概念
1 DoS纵览
DoS即拒绝服务,是指攻击者直接或间接的发送大量数据包给目标主机的服务端口造成其网络阻塞,无法为客户提供正常服务的攻击手段。警告:为了您的安全和网络的未来,请不要以任何名义用DoS攻击互联网的主机。
按实现手段可分为DoS、Ddos、DRDos等。
1.1什么是DoS?
DoS是英文“Denial of servic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拒绝服务”。DoS攻击专门设计用来阻止授权用户对系统以及系统数据进行访问,通常采用的攻击方式是让系统服务器超载或者让系统死机。类似于几百个人同时拨一个电话,导致电话繁忙和不可用。DoS攻击可能涉及到通过国际互联网发送大量的错误网络信息包。如果DoS攻击来源于单点进攻,那么可以采用简单的交通控制系统来探测到电脑黑客。较为复杂的DoS攻击可以包含多种结构和大量的攻击点。电脑黑客经常操纵其它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器并且使用它们的地址进行DoS攻击,这样就可以掩盖他们自己的真实身份。
1.2什么是DdoS?
与之紧密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就是DdoS ,DdoS是英文“distribution Denial of servic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这种攻击方法使用与普通的拒绝服务攻击同样的方法,但是发起攻击的源是多个。通常,攻击者使用下载的工具渗透无保护的主机,当获得该主机的适当的访问权限后,攻击者在主机中安装软件的服务或进程(以下简称代理)。这些代理保持睡眠状态,直到从它们的主控端得到指令。主控端命令代理对指定的目标发起拒绝服务攻击。随着 cable modems, DSL和危害力及强的黑客工具的广泛传播使用,有越来越多的可以被访问的主机。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指主控端可以同时对一个目标发起几千个攻击。单个的拒绝服务攻击的威力也许对带宽较宽的站点没有影响,而分布于全球的几千个攻击将会产生致命的效果。
1.3什么是DRDoS?
DRDoS是英文“Distributed Reflection Denial of Servie Attack”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分布是反射拒绝服务攻击”。同上述两个不同,该方式靠的是发送带有被害者IP地址的数据包给攻击主机(有点像送错信)。由于是利用TCP/IP服务的“三握手”的第二步,因此攻击者无需给被攻击者安装木马,发动DRDoS也只要花费攻击者很少的资源。想要了解DRDoS的细节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A、《黑客防线精华本(2002(下册))》……新一代的DDoS攻击。这篇文章作者以受害者的身份介绍了DRDoS的发现、分析、解决及反思。
B、《TCP/IP 网络管理》,英文名TCP/IP Network Administrator O'REILLY出版,中国电力出版社发行。在P26介绍了“三握手”的细节。
如何
1.1 如何实现DoS
最简单的的DoS是利用WIN9X/ME的“设备名解析漏洞”要测试您是否有该漏洞只需在运行中输入“c:\con\con”如果有蓝屏就是了。其实con是WINDOWS的一个特殊设备……“本身”那么上面的命令系统就理解为进入C盘的C盘的C盘……这样的无限循环。因此你收到的是0X0008或0X000e这样表示内存不足的蓝屏代码。
网络应用主要针对局域网。前提条件是目标主机是WIN9X/ME系统且启动了“文件与打印机共享”
假设我们的目标主机名是“Target”那么在运行中输入“\Target\print
还一个就是“PING OF DEATH”PING 是一个用来发送ICMP包的DOS命令 通过 -L 参数可以指定 ICMP包的大小,当其大小超过65536字节时就会因为缓冲区溢出而出现碎片。如果持续发送这样的包,对方电脑的CPU就不得不忙于重组这些碎片包,其CPU占用率也将维持在100%的水平上。
幸运的是WINDOWS的PING 只能发送小于65500 的包。当然同时运行多个像这样的命令也有一定的效果- PING TARGET -L 65500 -T。该方法对WINDOWS2000也奏效。
以上讲的是利用漏洞的DoS方法,它们虽然效果很好但现在都有补丁出来。其实DoS真正可怕的是用NC(NETCAT)这样的管道软件直接向被害者的端口攻击。
1.2 如何实现DDoS?
DDos的优点在于“分布式”上,流程是C-S-T即客户端-傀儡主机-目标机。傀儡主机是桥梁,它一方面接受客户端的指令(如目标机的IP地址,端口);一方面向目标机发送垃圾数据。
傀儡主机分两种,一种是木马主机。攻击者通过IE、JPEG、RPC等溢出或坑蒙拐骗给傀儡主机装上木马就任由摆布了。冲击波、独裁者正是此类。
第二种是“好人做坏事”,如CC利用IE代理攻击,现在还有人用“手机订购”的搞短信DoS
1.3 如何实现DRDoS?
安全焦点上有一个DRDoS的WIN32程序可用。DRDOS的原理和“中间人攻击”差不多,感兴趣的可以从TCP/IP协议来研究。
2.1如何防御DoS?
2.1.1首先您要有“最小权限原则”。如果你不用共享,就把135、139端口关掉,我就是靠这样躲过冲击波的。
最小权限原则的第二个应用就是使用低权限的用户(不超过POWER USERS)并用NTFS文件系统(将C盘转为NTFS 可运行该命令:convert c: /fs:ntfs )这样可以免疫大部分的漏洞,病毒也因为权限不够而被雪藏。
2.1.2如果您是个人用户或小型企业,建议用BLACKICE,它不但可以挡住溢出和木马,BAN IP。其内置的入侵监测还能告诉你入侵者的攻击手段和危害。BLACKICE在汉化新世纪有下载。
2.1.3如果您是大型企业,您可能不得不开放像80这样的端口。不过在DoS之前他们一般会先“踩点”,如果有蜜罐或IDS的话,就可以取到数据包的特征码,在防火墙把它们丢掉。
iptables这样的*UNIX防火墙可以定义1S一个IP只能访问一次的规则,也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总之,DoS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如果您对它很感兴趣,愿它是你学习TCP/IP协议的动力,而不是复仇的工具。
DOS的另一个解释是Disk Operating System,即磁盘操作系统
概念
1.1什么是DOS?
DOS(Disk Operation System)是一类操作系统的名称,它主要包括Shell(command.com), IO接口(io.sys)两个部分。
Shell是dos的外壳,负责将用户输入的命令翻译成操作系统能够理解的语言。
DOS的IO接口通常实现了一组基于int21h的中断。
目前常用的DOS有包括:MS-DOS PC-DOS,FreeDOS,ROM-DOS等
1.2MS-DOS简介
眼下流行的Windows9x系统是以MS-DOS为基础的。
自从DOS在1981年问世以来,版本就不断更新,从最初的DOS1.0升级到了最新的DOS8.0(Windows ME系统),纯DOS 的最高版本为DOS6.22,这以后的新版本DOS都是由Windows系统所提供的,并不单独存在。
DOS分为核心启动程序和命令程序两个部分。
DOS的核心启动程序有Boot系统引导程序、IO.SYS、MSDOS.SYS和COMMAND.COM。它们是构成DOS系统最基础的几个部分,有了它们系统就可以启动。
但光有启动程序还不行,DOS作为一个字符型的操作系统,一般的操作都是通过命令来完成。DOS命令分为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内部命令是一些常用而所占空间不大的命令程序,如dir、cd等,它们存在于COMMAND.COM文件中,会在系统启动时加载到内存中,以方便调用。而其它的一些外部命令则以单独的可执行文件存在,在使用时才被调入内存。
DOS的优点是快捷。熟练的用户可以通过创建BAT或CMD批处理文件完成一些烦琐的任务,通过一些判断命令(IF、|)甚至可以编一些小程序。因此,即使在XP下CMD还是高手的最爱。
1.3 FAT(32)简介
fat或fat32文件系统是由文件分配表和数据区组成.文件分配表就像字典的目录,上面记录了数据区文件的物理地址.由于WINDOWS是多任务操作系统.在同一时间会有多个文件写入磁盘.因此,您的文件并不是一个一个整齐的存在磁盘上.而是像珍珠一样随机撒布的.串起这些珍珠的线就是文件分配表!
因此,当我们查询文件时,实际上是在查文件分配表,当我们删文件也是在文件分配表上删.这样被"彻底"删除的文件可以恢复就不奇怪了,删除文件或在同一个盘移动文件比复制文件快也是理所当然的.
FAT/FAT32在DOS中是以8.3的格式储存文件的.即最大8个字符的文件名,最大3个字符的扩展名.所谓的扩展名就是文件类型,如.TXT就是ASCII编码的文本文件.如果是这样的文件名:asdfghjk.lkj.hgfd,DOS要如何显示呢?答案是:asdf~1.gfd!聪明的你应该找到规律了吧.
提示一下:FAT(32)和NTFS都是不区分大小写的.
如何
1.1 MS-DOS的常用命令:
1、磁盘操作
fidk 参数 /mbr 重建主引导记录 EXP:fdisk /mbr 重建主引导记录 (可以洗掉还原精灵)
format 参数: /q 快速格式化 /u 不可恢复 /autotest 不提示 /s 创建 MS-DOS 引导盘 EXP:format c: /q /u /autotest
自动快速格式化C盘(危险!!!)
2、目录操作
DIR [目录名或文件名] [/S][/W][/P][/A] 列出目录 参数: /s 查找子目录 /w 只显示文件名 /p 分页 /a 显示隐藏文件 EXP: DIR format.exe /s查找该盘的format.exe文件并报告位置
CD [目录名] PS:可以使用相对目录或绝对目录 进入目录 exp:CD AA 进入当前文件夹下的AA目录,cd .. 进入上一个文件夹cd \返回根目录;cd c:\windows 进入c:\windows文件夹
MKDIR [目录名] 创建目录 EXP:MKDIR HELLOWORLD 创建HELLOWORLD目录
3、文件操作
del [目录名或文件名] [/f][/s][/q] 删除 参数:/f 删除只读文件 /s 删除该目录及其下的所有内容 /q 删除前不确认
exp: del c:\del /s /q 自动删除c盘的del目录
copy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目录] 复制文件 EXP:copy d:\pwin98\*.* c:\presetup 将d盘的pwin98的所有文件复制到c盘的presetup下
4、内存操作
debug 调试内存 参数 -w [文件名] 写入二进制文件 -o [地址1] [地址2] 输出内存 -q 退出 exp:o 70 10[return] o 71 01
[return] 01[return] q[return] 把70到71的内存都改成01,用以清除AWARDbios密码.debug 还可以破解硬盘保护卡等,但只可
以在纯DOS下用.
DOS命令全集
(一)MD——建立子目录
1.功能:创建新的子目录
2.类型:内部命令
3.格式:MD[盘符:][路径名]〈子目录名〉
4.使用说明:
(1)“盘符”:指定要建立子目录的磁盘驱动器字母,若省略,则为当前驱动器;
(2)“路径名”:要建立的子目录的上级目录名,若缺省则建在当前目录下。
例:(1)在C盘的根目录下创建名为FOX的子目录;(2)在FOX子目录下再创建USER子目录。
C:、>MD FOX (在当前驱动器C盘下创建子目录FOX)
C:、>MD FOX 、USER (在FOX 子目录下再创建USER子目录)
(二)CD——改变当前目录
1.功能:显示当前目录
2.类型:内部命令
3.格式:CD[盘符:][路径名][子目录名]
4.使用说明:
(1)如果省略路径和子目录名则显示当前目录;
(2)如采用“CD、”格式,则退回到根目录;
(3)如采用“CD.。”格式则退回到上一级目录。
例:(1)进入到USER子目录;(2)从USER子目录退回到子目录;(3)返回到根目录。
C:、>CD FOX 、USER(进入FOX子目录下的USER子目录)
C:、FOX、USER>CD.。 (退回上一级根目录)
C:、FOX>CD、 (返回到根目录)
C:、>
(三)RD——删除子目录命令
1.功能:从指定的磁盘删除了目录。
2.类型:内部命令
3.格式:RD[盘符:][路径名][子目录名]
4.使用说明:
(1)子目录在删除前必须是空的,也就是说需要先进入该子目录,使用DEL(删除文件的命令)将其子目录下的文件删空,然后再退回到上一级目录,用RD命令删除该了目录本身;
(2)不能删除根目录和当前目录。
例:要求把C盘FOX子目录下的USER子目录删除,操作如下:
第一步:先将USER子目录下的文件删空;
C、>DEL C:、FOX、USER、*。*
第二步,删除USER子目录。
C、>RD C:、FOX、USER
(四)DIR——显示磁盘目录命令
1.功能:显示磁盘目录的内容。
2.类型:内部命令
3.格式:DIR [盘符][路径][/P][/W]
4. 使用说明:/P的使用;当欲查看的目录太多,无法在一屏显示完屏幕会一直往上卷,不容易看清,加上/P参数后,屏幕上会分面一次显示23行的文件信息,然后暂停,并提示;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W的使用:加上/W只显示文件名,至于文件大小及建立的日期和时间则都省略。加上参数后,每行可以显示五个文件名。
(五)PATH——路径设置命令
1.功能:设备可执行文件的搜索路径,只对文件有效。
2.类型:内部命令
3.格式:PATH[盘符1]目录[路径名1]{[;盘符2:],〈目录路径名2〉…}
4.使用说明:
(1)当运行一个可执行文件时,DOS会先在当前目录中搜索该文件,若找到则运行之;若找不到该文件,则根据PATH命令所设置的路径,顺序逐条地到目录中搜索该文件;
(2)PATH命令中的路径,若有两条以上,各路径之间以一个分号“;”隔开;
(3)PATH命令有三种使用方法:
PATH[盘符1:][路径1][盘符2:][路径2]…(设定可执行文件的搜索路径)
PATH:(取消所有路径)
PATH:(显示目前所设的路径)
(六)TREE——显示磁盘目录结构命令
1.功能:显示指定驱动器上所有目录路径和这些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名。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TREE[盘符:][/F][》PRN]
4.使用说明:
(1)使用/F参数时显示所有目录及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省略时,只显示目录,不显示目录下的文件;
(2)选用>PRN参数时,则把所列目录及目录中的文件名打印输出。
(七)DELTREE——删除整个目录命令
1.功能:将整个目录及其下属子目录和文件删除。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DELTREE[盘符:]〈路径名〉
4.使用说明:该命令可以一步就将目录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子目录、更下层的子目录一并删除,而且不管文件的属性为隐藏、系统或只读,只要该文件位于删除的目录之下,DELTREE都一视同仁,照删不误。使用时务必小心!!!
五、磁盘操作类命令
(一)FORMAT——磁盘格式化命令
1.功能:对磁盘进行格式化,划分磁道和扇区;同时检查出整个磁盘上有无带缺陷的磁道,对坏道加注标记;建立目录区和文件分配表,使磁盘作好接收DOS的准备。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FORMAT〈盘符:〉[/S][/4][/Q]
4.使用说明:
(1)命令后的盘符不可缺省,若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则会如下列提示:WARNING:ALL DATA ON NON ——REMOVABLE DISK
DRIVE C:WILL BE LOST !
Proceed with Format (Y/N)?
(警告:所有数据在C盘上,将会丢失,确实要继续格式化吗?)
(2)若是对软盘进行格式化,则会如下提示:Insert mew diskette for drive A;
and press ENTER when ready…
(在A驱中插入新盘,准备好后按回车键)。
(3)选用[/S]参数,将把DOS系统文件IO.SYS 、MSDOS.SYS及COMMAND.COM复制到磁盘上,使该磁盘可以做为DOS启动盘。若不选用/S参数,则格式化后的磙盘只能读写信息,而不能做为启动盘;
(4)选用[/4]参数,在1.2MB的高密度软驱中格式化360KB的低密度盘;
(5)选用[/Q]参数,快速格式化,这个参数并不会重新划分磁盘的磁道貌岸然和扇区,只能将磁盘根目录、文件分配表以及引导扇区清成空白,因此,格式化的速度较快。
(6)选用[/U]参数,表示无条件格式化,即破坏原来磁盘上所有数据。不加/U,则为安全格式化,这时先建立一个镜象文件保存原来的FAT表和根目录,必要时可用UNFORRMAT恢复原来的数据。
(二)UNFORMAT恢复格式化命令
1.功能:对进行过格式化误操作丢失数据的磁盘进行恢复。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UNFORMAT〈盘符〉[/L][/U][/P][/TEST]
4.使用说明:用于将被“非破坏性”格式化的磁盘恢复。根目录下被删除的文件或子目录及磁盘的系统扇区(包括FAT、根目录、BOOT扇区及硬盘分区表)受损时,也可以用UNFORMAT来抢救。
(1)选用/L参数列出找到的子目录名称、文件名称、大孝日期等信息,但不会真的做FORMAT工作。
(2)选用/P参数将显示于屏幕的报告(包含/L参数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送到打印机。运行时屏幕会显示:“Print out will be sent to LPT1”
(3)选用/TEST参数只做模拟试验(TEST)不做真正的写入动作。使用此参数屏幕会显示:“Simulation only”
(4)选用/U参数不使用MIRROR映像文件的数据,直接根据磁盘现状进行UNFORMAT。
(5)选用/PSRTN;修复硬盘分区表。
若在盘符之后加上/P、/L、/TEST之一,都相当于使用了/U参数,UNFORMAT会“假设”此时磁盘没有MIRROR映像文件。
注意:UNFORMAT对于刚FORMAT的磁盘,可以完全恢复,但FORMAT后若做了其它数据的写入,则UNFORMAT就不能完整的救回数据了。UNFORMAT并非是万能的,由于使用UNFORMAT会重建FAT与根目录,所以它也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操作不当可能会扩大损失,如果仅误删了几个文件或子目录,只需要利用UNDELETE就够了。
(三) CHKDSK——检查磁盘当前状态命令
1.功能:显示磁盘状态、内存状态和指定路径下指定文件的不连续数目。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CHKDSK [盘符:][路径][文件名][/F][/V]
4.使用说明:
(1)选用[文件名]参数,则显示该文件占用磁盘的情况;
(2)选[/F]参数,纠正在指定磁盘上发现的逻辑错误;
(3)选用[/V]参数,显示盘上的所有文件和路径。
(四)DISKCOPY——整盘复制命令
1.功能:复制格式和内容完全相同的软盘。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DISKCOPY[盘符1:][盘符2:]
4.使用说明:
(1)如果目标软盘没有格式化,则复制时系统自动选进行格式化。
(2)如果目标软盘上原有文件,则复制后将全部丢失。
(3)如果是单驱动器复制,系统会提示适时更换源盘和目标盘,请操作时注意分清源盘和目标盘。
(五)LABEL——建立磁盘卷标命令
1.功能:建立、更改、删除磁盘卷标。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LABEL[盘符:][卷标名]
4.使用说明:
(1)卷标名为要建立的卷标名,若缺省此参数,则系统提示键入卷标名或询问是否删除原有的卷标名;
(2)卷标名由1至11个字符组成。
(六)VOL——显示磁盘卷标命令
1.功能:查看磁盘卷标号。
2.类型:内部命令
3.格式:VOL[盘符:]
4.使用说明:省略盘符,显示当前驱动器卷标。
(七)SCANDISK——检测、修复磁盘命令
1.功能:检测磁盘的FAT表、目录结构、文件系统等是否有问题,并可将检测出的问题加以修复。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SCANDISK[盘符1:]{[盘符2:]…}[/ALL]
4.使用说明:
(1)CCANDISK适用于硬盘和软盘,可以一次指定多个磁盘或选用[/ALL]参数指定所有的磁盘;
(2)可自动检测出磁盘中所发生的交叉连接、丢失簇和目录结构等逻辑上的错误,并加以修复。
(八)DEFRAG——重整磁盘命令
1.。功能:整理磁盘,消除磁盘碎块。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DEFRAG[盘符:][/F]
4.使用说明:选用/F参数,将文件中存在盘上的碎片消除,并调整磁盘文件的安排,确保文件之间毫无空隙。从而加快读盘速度和节省磁盘空间。
(九)SYS——系统复制命令
1.功能:将当前驱动器上的DOS系统文件IO.SYS,MSDOS.SYS和COMMAND.COM 传送到指定的驱动器上。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SYS[盘符:]
文件操作类命令
(一) COPY文件复制命令
1.功能:拷贝一个或多个文件到指定盘上。
2.类型:内部命令
3.格式:COPY [源盘][路径]〈源文件名〉[目标盘][路径][目标文件名]
4.使用说明:
(1)COPY是文件对文件的方式复制数据,复制前目标盘必须已经格式化;
(2)复制过程中,目标盘上相同文件名称的旧文件会被源文件取代;
(3)复制文件时,必须先确定目标般有足够的空间,否则会出现;insufficient的错误信息,提示磁盘空间不够;
(4)文件名中允许使用通配举“*”“?”,可同时复制多个文件;
(5)COPY命令中源文件名必须指出,不可以省略。
(6)复制时,目标文件名可以与源文件名相同,称作“同名拷贝”此时目标文件名可以省略;
(7)复制时,目标文件名也可以与源文件名不相同,称作“异名拷贝”,此时,目标文件名不能省略;
(8)复制时,还可以将几个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称为“合并拷贝”,格式如下:COPY;[源盘][路径]〈源文件名1〉〈源文件名2〉…[目标盘][路径]〈目标文件名〉;
(9)利用COPY命令,还可以从键盘上输入数据建立文件,格式如下:COPY CON [盘符:][路径]〈文件名〉;
(10)注意:COPY命令的使用格式,源文件名与目标文件名之间必须有空格!
(二)XCOPY——目录复制命令
1.功能:复制指定的目录和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连同目录结构。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XCOPY [源盘:]〈源路径名〉[目标盘符:][目标路径名][/S][/V][/E]
4.使用说明:
(1)XCOPY是COPY的扩展,可以把指定的目录连文件和目录结构一并拷贝,但不能拷贝隐藏文件和系统文件;
(2)使用时源盘符、源目标路径名、源文件名至少指定一个;
(3)选用/S时对源目录下及其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进行COPY。除非指定/E参数,否则/S不会拷贝空目录,若不指定/S参数,则XCOPY只拷贝源目录本身的文件,而不涉及其下的子目录;
(4)选用/V参数时,对的拷贝的扇区都进行较验,但速度会降低。
(三)TYPE——显示文件内容命令
1.功能:显示ASCII码文件的内容。
2.类型:内部命令。
3.格式:TYPE[盘符:][路径]〈文件名〉
4.使用说明:
(1)显示由ASCII码组成的文本文件,对。EXE.COM等为扩展名的文件,其显示的内容是无法阅读的,没有实际意义2;
(2)该命令一次只可以显示一个文件的内容,不能使用通配符;
(3)如果文件有扩展名,则必须将扩展名写上;
(4)当文件较长,一屏显示不下时,可以按以下格式显示;TYPE[盘符:][路径]〈文件名〉|MORE,MORE为分屏显示命令,使用些参数后当满屏时会暂停,按任意键会继续显示。
(5)若需将文件内容打印出来,可用如下格式:
TYPE[盘符:][路径]〈文件名〉,>PRN
此时,打印机应处于联机状态。
(四) REN——文件改名命令
1.功能:更改文件名称
2.类型:内部命令
3.格式:REN[盘符:][路径]〈旧文件名〉〈新文件名〉
4.使用说明:
(1)新文件名前不可以加上盘符和路径,因为该命令只能对同一盘上的文件更换文件名;
(2)允许使用通配符更改一组文件名或扩展名。
(五)FC——文件比较命令
1.功能:比较文件的异同,并列出差异处。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FC[盘符:][路径名]〈文件名〉[盘符:][路径名][文件名][/A][/B][/C][/N]
4.使用说明:
(1)选用/A参数,为ASCII码比较模式;
(2)选用/B参数,为二进制比较模式;
(3)选用/C参数,将大小写字符看成是相同的字符。
(4)选用/N参数,在ASCII码比较方式下,显示相异处的行号。
(六)ATTRIB——修改文件属性命令
1.功能:修改指定文件的属性。(文件属性参见2.5.4(二)文件属性一节)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ATTRIB[文件名][R][——R][A][——A][H][——H][S][——S][/S]
4.使用说明:
(1)选用R参数,将指定文件设为只读属性,使得该文件只能读取,无法写入数据或删除;选用——R参数,去除只读属性;
(2)选用A参数,将文件设置为档案属性;选用——A参数,去除档案属性;
(3)选用H参数,将文件调协为隐含属性;选用——H参数,去隐含属性;
(4)选用S参数,将文件设置为系统属性;选用——S参数,去除系统属性;
(5)选用/S参数,对当前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及作设置。
(七) DEL——删除文件命令
1.功能:删除指定的文件。
2.类型:内部命令
3.格式:DEL[盘符:][路径]〈文件名〉[/P]
4.使用说明:
(1)选用/P参数,系统在删除前询问是否真要删除该文件,若不使用这个参数,则自动删除;
(2)该命令不能删除属性为隐含或只读的文件;
(3)在文件名称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4)若要删除磁盘上的所有文件(DEL*·*或DEL·),则会提示:(Arey ou sure?)(你确定吗?)若回答Y,则进行删除,回答N,则取消此次删除作业。
(八) UNDELETE——恢复删除命令
1.功能:恢复被误删除命令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UNDELETE[盘符:][路径名]〈文件名〉[/DOS]/LIST][/ALL]
4.使用说明:使用UNDELETE可以使用“*”和“?”通配符。
(1)选用/DOS参数根据目录里残留的记录来恢复文件。由于文件被删除时,目录所记载斩文件名第一个字符会被改
kail 如何编写dos攻击脚本?
在计算机行业,拒绝服务(DoS)或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是指不法分子企图让某机器或网络资源无法被预期的用户所使用。虽然执行DoS攻击的方式、动机和目标不一样,但通常包括设法临时性或无限期中断或暂停连接至互联网的主机提供服务。
攻击过程:
1. 你使用hping3执行拒绝服务攻击(即DoS)。
2. 你隐藏你的a$$(我是指你的源头IP地址)。
3. 你的目标机器看到的将是随机性源头IP地址中的源头,而不是你的IP地址(IP伪装)。
4. 你的目标机器会在5分钟里面不堪重负,停止响应。
ok,我们进行简单的模拟攻击:
先用nmap扫描内网存活主机
我们的攻击目标是智能手机。
输入命令hping -S --flood -V IP 开始攻击
我们来看看攻击的效果
ok 这时候 手机已经呈现断网状态
按下ctrl+c关闭,这时候我们看看发送了多少数据
这个数据包很客观的了。
另外就是隐藏IP攻击目标
命令是这样的:
hping3 -S -U --flood -V --rand -source IP
xdos攻击器谁有 怎么用
我家里电脑有,工具不错,但是必须在2003或2000系统下使用,据说XP可以打SYN协议补丁也能使用,但我没有试过,是个DOS页面的攻击工具,对个人宽带效果比较大,缺点是:如果你攻击别人,那你也会很快掉网。优点是:绝对可用!威力强悍,单机攻击工具中效果非常好!
什么是Dos攻击?
什么是DoS攻击
那么,DoS到底是什么?接触PC机较早的同志会直接想到微软磁盘操作系统 的DOS--Disk Operation System?哦,不不不,手机dos攻击软件我看盖茨可不像是黑客的老大哟手机dos攻击软件!此DoS非彼DOS也,DoS即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的缩写。DoS是指故意的攻击网络协议实现的缺陷或直接通过野蛮手段残忍地耗尽被攻击对象的资源,目的是让目标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或资源访问,使目标系统服务系统停止响应甚至崩溃,而在此攻击中并不包括侵入目标服务器或目标网络设备。这些服务资源包括网络带宽,文件系统空间容量,开放的进程或者允许的连接。这种攻击会导致资源的匮乏,无论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多快、内存容量多大、网络带宽的速度多快都无法避免这种攻击带来的后果。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所以总能找到一个方法使请求的值大于该极限值,因此就会故意导致所提供的服务资源匮乏,表面上好象是服务资源无法满足需求。所以千万不要自认为拥有了足够宽的带宽和足够快的服务器就有了一个不怕DoS攻击的高性能网站,拒绝服务攻击会使所有的资源变得非常渺小。
其实,手机dos攻击软件我们作个形象的比喻来理解DoS。街头的餐馆是为大众提供餐饮服务,如果一群地痞流氓要DoS餐馆的话,手段会很多,比如霸占着餐桌不结账,堵住餐馆的大门不让路,骚扰餐馆的服务员或厨子不能干活,甚至更恶劣……相应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则是为Internet 用户提供互联网资源的,如果有黑客要进行DoS攻击的话,可以想象同样有好多手段!今天最常见的DoS攻击有对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攻击和连通性攻击。带宽攻击指以极大的通信量冲击网络,使得所有可用网络资源都被消耗殆尽,最后导致合法的用户请求无法通过。连通性攻击指用大量的连接请求冲击计算机,使得所有可用的操作系统资源都被消耗殆尽,最终计算机无法再处理合法用户的请求。 什么是DDoS
传统上,攻击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网络带宽,由于较小的网络规模和较慢的网络速度的限制,攻击者无法发出过多的请求。虽然类似"the ping of death"的攻击类型只需要较少量的包就可以摧毁一个没有打过补丁的UNIX系统,但大多数的DoS攻击还是需要相当大的带宽的,而以个人为单位的黑客们很难使用高带宽的资源。为了克服这个缺点,DoS攻击者开发了分布式的攻击。攻击者简单利用工具集合许多的网络带宽来同时对同一个目标发动大量的攻击请求,这就是DDoS攻击。
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又把DoS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这种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黑客利用在已经侵入并已控制的不同的高带宽主机(可能是数百,甚至成千上万台)上安装大量的DoS服务程序,它们等待来自中央攻击控制中心的命令,中央攻击控制中心在适时启动全体受控主机的DoS服务进程,让它们对一个特定目标发送尽可能多的网络访问请求,形成一股DoS洪流冲击目标系统,猛烈的DoS攻击同一个网站。在寡不敌众的力量抗衡下,被攻击的目标网站会很快失去反应而不能及时处理正常的访问甚至系统瘫痪崩溃。可见DDoS与DoS的最大区别是人多力量大。DoS是一台机器攻击目标,DDoS是被中央攻击中心控制的很多台机器利用手机dos攻击软件他们的高带宽攻击目标,可更容易地将目标网站攻下。另外,DDoS攻击方式较为自动化,攻击者可以把他的程序安装到网络中的多台机器上,所采用的这种攻击方式很难被攻击对象察觉,直到攻击者发下统一的攻击命令,这些机器才同时发起进攻。可以说DDoS攻击是由黑客集中控制发动的一组DoS攻击的集合,现在这种方式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攻击形式,并且非常难以抵挡。
无论是DoS攻击还是DDoS攻击,简单的看,都只是一种破坏网络服务的黑客方式,虽然具体的实现方式千变万化,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根本目的是使受害主机或网络无法及时接收并处理外界请求,或无法及时回应外界请求。其具体表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1.制造大流量无用数据,造成通往被攻击主机的网络拥塞,使被攻击主机无法正常和外界通信。
2.利用被攻击主机提供服务或传输协议上处理重复连接的缺陷,反复高频的发出攻击性的重复服务请求,使被攻击主机无法及时处理其它正常的请求。
3.利用被攻击主机所提供服务程序或传输协议的本身实现缺陷,反复发送畸形的攻击数据引发系统错误的分配大量系统资源,使主机处于挂起状态甚至死机。
常见的DoS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对网络危害巨大的恶意攻击。今天,DoS具有代表性的攻击手段包括Ping of Death、TearDrop、UDP flood 、SYN flood、Land Attack、IP Spoofing DoS等。我们看看它们又是怎么实现的。
死亡之 ping ( ping of death )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在Internet上用于错误处理和传递控制信息。它的功能之一是与主机联系,通过发送一个"回音请求"(echo request)信息包看看主机是否"活着"。最普通的ping程序就是这个功能。而在TCP/IP的RFC文档中对包的最大尺寸都有严格限制规定,许多操作系统的TCP/IP协议栈都规定ICMP 包大小为64KB,且在对包的标题头进行读取之后,要根据该标题头里包含的信息来为有效载荷生成缓冲区。"Ping of Death" 就是故意产生畸形的测试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包,声称自己的尺寸超过 ICMP 上限,也就是加载的尺寸超过 64KB上限,使未采取保护措施的网络系统出现内存分配错误,导致 TCP/IP 协议栈崩溃,最终接收方荡机。
泪滴( teardrop ) :泪滴攻击利用在 TCP/IP 协议栈实现中信任IP 碎片中的包的标题头所包含的信息来实现自己的攻击。IP 分段含有指示该分段所包含的是原包的哪一段的信息,某些 TCP/IP协议栈(例如NT 在service pack 4 以前)在收到含有重叠偏移的伪造分段时将崩溃。 UDP 洪水 (UDP flood) :如今在Internet上UDP(用户数据包协议)的应用比较广泛,很多提供WWW和Mail等服务设备通常是使用Unix的服务器,它们默认打开一些被黑客恶意利用的UDP服务。如echo服务会显示接收到的每一个数据包,而原本作为测试功能的chargen服务会在收到每一个数据包时随机反馈一些字符。UDP flood假冒攻击就是利用这两个简单的 TCP/IP 服务的漏洞进行恶意攻击,通过伪造与某一主机的 Chargen 服务之间的一次的 UDP 连接,回复地址指向开着Echo 服务的一台主机,通过将Chargen 和 Echo服务互指,来回传送毫无用处且占满带宽的垃圾数据,在两台主机之间生成足够多的无用数据流,这一拒绝服务攻击飞快地导致网络可用带宽耗尽。 SYN 洪水 ( SYN flood ) :我们知道当用户进行一次标准的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连接时,会有一个3次握手过程。首先是请求服务方发送一个SYN(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消息,服务方收到SYN后,会向请求方回送一个SYN-ACK表示确认,当请求方收到SYN-ACK后,再次向服务方发送一个ACK消息,这样一次TCP连接建立成功。"SYN Flooding"则专门针对TCP协议栈在两台主机间初始化连接握手的过程进行DoS攻击,其在实现过程中只进行前2个步骤:当服务方收到请求方的SYN-ACK确认消息后,请求方由于采用源地址欺骗等手段使得服务方收不到ACK回应,于是服务方会在一定时间处于等待接收请求方ACK消息的状态。而对于某台服务器来说,可用的TCP连接是有限的,因为他们只有有限的内存缓冲区用于创建连接,如果这一缓冲区充满了虚假连接的初始信息,该服务器就会对接下来的连接停止响应,直至缓冲区里的连接企图超时。如果恶意攻击方快速连续地发送此类连接请求,该服务器可用的TCP连接队列将很快被阻塞,系统可用资源急剧减少,网络可用带宽迅速缩小,长此下去,除了少数幸运用户的请求可以插在大量虚假请求间得到应答外,服务器将无法向用户提供正常的合法服务。
Land (Land Attack)攻击:在 Land 攻击中,黑客利用一个特别打造的SYN 包--它的原地址和目标地址都被设置成某一个服务器地址进行攻击。此举将导致接受服务器向它自己的地址发送 SYN-ACK 消息,结果这个地址又发回 ACK 消息并创建一个空连接,每一个这样的连接都将保留直到超时,在 Land 攻击下,许多 UNIX将崩溃,NT 变得极其缓慢(大约持续五分钟)。
IP欺骗DOS攻击:这种攻击利用TCP协议栈的RST位来实现,使用IP欺骗,迫使服务器把合法用户的连接复位,影响合法用户的连接。假设现在有一个合法用户(100.100.100.100)已经同服务器建立了正常的连接,攻击者构造攻击的TCP数据,伪装自己的IP为100.100.100.100,并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RST位的TCP数据段。服务器接收到这样的数据后,认为从100.100.100.100发送的连接有错误,就会清空缓冲区中已建立好的连接。这时,合法用户100.100.100.100再发送合法数据,服务器就已经没有这样的连接了,该用户就被拒绝服务而只能重新开始建立新的连接。
常见的DDoS攻击
smurf、Fraggle 攻击、Trinoo、Tribe Flood Network(TFN)、TFN2k以及Stacheldraht是比较常见的DDoS攻击程序,我们再看看它们的原理,其攻击思路基本相近。 Smurf 攻击:Smurf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 DDoS 攻击技术,Smurf还是利用ping程序进行源IP假冒的直接广播进行攻击。在Internet上广播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通过广播地址或其他机制)发送到整个网络中的机器。当某台机器使用广播地址发送一个ICMP echo请求包时(例如Ping),一些系统会回应一个ICMP echo回应包,这样发送一个包会收到许多的响应包。Smurf攻击就是使用这个原理来进行的,同时它还需要一个假冒的源地址。也就是说Smurf在网络中发送的源地址为要攻击的主机地址,目的地址为广播地址的ICMP echo请求包,使许多的系统同时响应并发送大量的信息给被攻击主机(因为他的地址被攻击者假冒了)。Smurf是用一个伪造的源地址连续ping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网络,这就导致所有计算机响应的那个主机地址并不是实际发送这个信息包的攻击计算机。这个伪造的源地址,实际上就是攻击的目标,它将被极大数量的响应信息量所淹没。对这个伪造信息包做出响应的计算机网络就成为攻击的不知情的同谋。一个简单的 smurf 攻击最终导致网络阻塞和第三方崩溃,这种攻击方式要比 ping of death 洪水的流量高出一两个数量级。这种使用网络发送一个包而引出大量回应的方式也被叫做Smurf"放大"。
Fraggle 攻击:Fraggle 攻击对 Smurf 攻击作了简单的修改,使用的是 UDP 应答消息而非 ICMP。
"trinoo"攻击:trinoo 是复杂的 DDoS 攻击程序,是基于UDP flood的攻击软件。它使用"master"程序对实际实施攻击的任何数量的"代理"程序实现自动控制。当然在攻击之前,侵入者为了安装软件,已经控制了装有master程序的计算机和所有装有代理程序的计算机。攻击者连接到安装了master程序的计算机,启动master程序,然后根据一个IP地址的列表,由master程序负责启动所有的代理程序。接着,代理程序用UDP 信息包冲击网络,向被攻击目标主机的随机端口发出全零的4字节UDP包,在处理这些超出其处理能力垃圾数据包的过程中,被攻击主机的网络性能不断下降,直到不能提供正常服务,乃至崩溃。它对IP地址不做假,因此此攻击方法用得不多。
"Tribal Flood Network"和 "TFN2K" 攻击:Tribe Flood Network与trinoo一样,使用一个master程序与位于多个网络上的攻击代理进行通讯,利用ICMP给代理服务器下命令,其来源可以做假。TFN可以并行发动数不胜数的DoS攻击,类型多种多样,而且还可建立带有伪装源IP地址的信息包。 可以由TFN发动的攻击包括:SYN flood、UDP flood、ICMP回音请求flood及Smurf(利用多台服务器发出海量数据包,实施DoS攻击)等攻击。TFN的升级版TFN2k进一步对命令数据包加密,更难查询命令内容,命令来源可以做假,还有一个后门控制代理服务器。
"stacheldraht"攻击:Stacheldraht也是基于TFN和trinoo一样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其中Master程序与潜在的成千个代理程序进行通讯。在发动攻击时,侵入者与master程序进行连接。Stacheldraht增加了新的功能:攻击者与master程序之间的通讯是加密的,对命令来源做假,而且可以防范一些路由器用RFC2267过滤,若检查出有过滤现象,它将只做假IP地址最后8位,从而让用户无法了解到底是哪几个网段的哪台机器被攻击;同时使用rcp (remote copy,远程复制)技术对代理程序进行自动更新。Stacheldraht 同TFN一样,可以并行发动数不胜数的DoS攻击,类型多种多样,而且还可建立带有伪装源IP地址的信息包。Stacheldraht所发动的攻击包括UDP 冲击、TCP SYN 冲击、ICMP 回音应答冲击。
如何防止DoS/DdoS攻击
DoS攻击几乎是从互联网络的诞生以来,就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而一直存在也不断发展和升级。值得一提的是,要找DoS的工具一点不难,黑客群居的网络社区都有共享黑客软件的传统,并会在一起交流攻击的心得经验,你可以很轻松的从Internet上获得这些工具,像以上提到的这些DoS攻击软件都是可以从网上随意找到的公开软件。所以任何一个上网者都可能构成网络安全的潜在威胁。DoS攻击给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络安全带来重大的威胁。然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DoS攻击永远不会消失而且从技术上目前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
面对凶多吉少的DoS险滩,我们该如何对付随时出现的黑客攻击呢?让我们首先对造成DoS攻击威胁的技术问题做一下总结。DoS攻击可以说是如下原因造成的:
1.软件弱点是包含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中与安全相关的系统缺陷,这些缺陷大多是由于错误的程序编制,粗心的源代码审核,无心的副效应或一些不适当的绑定所造成的。由于使用的软件几乎完全依赖于开发商,所以对于由软件引起的漏洞只能依*打补丁,安装hot fixes和Service packs来弥补。当某个应用程序被发现有漏洞存在,开发商会立即发布一个更新的版本来修正这个漏洞。由于开发协议固有的缺陷导致的DoS攻击,可以通过简单的补丁来弥补系统缺陷。
2.错误配置也会成为系统的安全隐患。这些错误配置通常发生在硬件装置,系统或者应用程序中,大多是由于一些没经验的,无责任员工或者错误的理论所导致的。如果对网络中的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以及其他网络连接设备都进行正确的配置会减小这些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发现了这种漏洞应当请教专业的技术人员来修理这些问题。
3.重复请求导致过载的拒绝服务攻击。当对资源的重复请求大大超过资源的支付能力时就会造成拒绝服务攻击(例如,对已经满载的Web服务器进行过多的请求使其过载)。
要避免系统免受DoS攻击,从前两点来看,网络管理员要积极谨慎地维护系统,确保无安全隐患和漏洞;而针对第三点的恶意攻击方式则需要安装防火墙等安全设备过滤DoS攻击,同时强烈建议网络管理员应当定期查看安全设备的日志,及时发现对系统的安全威胁行为。
3Com公司是一个全面的企业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旨在为企业用户提供"丰富、简单、灵活、可*而高性能价格比"的网络解决方案。Internet支持工具就是其中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包括SuperStack 3 Firewall、Web Cache以及Server Load Balancer。不但作为安全网关设备的3Com SuperStack 3 防火墙在缺省预配置下可探测和防止"拒绝服务"(DoS)以及"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等黑客侵袭,强有力的保护您的网络,使您免遭未经授权访问和其他来自Internet的外部威胁和侵袭;而且3Com SuperStack 3 Server Load Balancer在为多服务器提供硬件线速的4-7层负载均衡的同时,还能保护所有服务器免受"拒绝服务"(DoS)攻击;同样3Com SuperStack 3 Web Cache在为企业提供高效的本地缓存的同时,也能保证自身免受"拒绝服务"(DoS)攻击
;id=15952
dos攻击的防范
DoS攻击几乎是从互联网络手机dos攻击软件的诞生以来手机dos攻击软件,就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而一直存在也不断发展和升级。值得一提的是手机dos攻击软件,要找DoS的工具一点不难,黑客群居的网络社区都有共享黑客软件的传统,并会在一起交流攻击的心得经验,你可以很轻松的从Internet上获得这些工具,像以上提到的这些DoS攻击软件都是可以从网上随意找到的公开软件。所以任何一个上网者都可能构成网络安全的潜在威胁。DoS攻击给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络安全带来重大的威胁。
要避免系统免受DoS攻击,从前两点来看,网络管理员要积极谨慎地维护系统,确保无安全隐患和漏洞;而针对第三点的恶意攻击方式则需要安装防火墙等安全设备过滤DoS攻击,同时强烈建议网络管理员应当定期查看安全设备的日志,及时发现对系统的安全威胁行为。
Internet支持工具就是其中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包括SuperStack3Firewall、WebCache以及ServerLoadBalancer。不但作为安全网关设备的3ComSuperStack3防火墙在缺省预配置下可探测和防止“拒绝服务”(DoS)以及“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等黑客侵袭,强有力的保护您的网络,使您免遭未经授权访问和其手机dos攻击软件他来自Internet的外部威胁和侵袭;而且3ComSuperStack3ServerLoadBalancer在为多服务器提供硬件线速的4-7层负载均衡的同时,还能保护所有服务器免受“拒绝服务”(DoS)攻击;同样3ComSuperStack3WebCache在为企业提供高效的本地缓存的同时,也能保证自身免受“拒绝服务”(DoS)攻击。
常见攻击与防范 原理:攻击时,攻击者巧妙的利用手机dos攻击软件了反弹服务器群来将洪水数据包反弹给目标主机 反弹服务是指某些服务器在收到一个请求数据报后就会产生一个回应数据报。所有的 Web 服务器、DNS 服务器及路 由器都是反弹服务器,他们会对 SYN 报文或其他 TCP 报文回应 SYNACKs 或 RST 报文, 以及对一些 IP 报文回应 ICMP 数据报超时或目的地不可达消息的数据 报。任何用于普通目的 TCP 连 接许可的网络服务器都可以用做数据包反射服务器
配置路由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来抵御常见DDoS攻击
Smurf
·确定你是否成为了攻击平台:对不是来自于你的内部网络的信息包进行监控;监控大容量的回音请求和回音应答信息包。
·避免被当做一个攻击平台:在所有路由器上禁止IP广播功能;将不是来自于内部网络的信息包过滤掉。
·减轻攻击的危害:在边界路由器对回音应答信息包进行过滤,并丢弃;对于Cisco路由器,使用CAR来规定回音应答信息包可以使用的带宽最大值。
trinoo
·确定你是否成为攻击平台:在master程序和代理程序之间的通讯都是使用UDP协议,因此对使用UDP协议(类别17)进行过滤;攻击者用TCP端口27655与master程序连接,因此对使用TCP(类别6)端口27655连接的流进行过滤;master与代理之间的通讯必须要包含字符串“l44”,并被引导到代理的UDP端口27444,因此对与UDP端口27444连接且包含字符串l44的数据流进行过滤。
·避免被用作攻击平台:将不是来自于你的内部网络的信息包过滤掉。
·减轻攻击的危害:从理论上说,可以对有相同源IP地址的、相同目的IP地址的、相同源端口的、不通目的端口的UDP信息包序列进行过滤,并丢弃它们。
TFN
·确定你是否成为攻击平台:对不是来自于内部网络的信息包进行监控。
·避免被用作攻击平台:不允许一切到你的网络上的ICMP回音和回音应答信息包,当然这会影响所有要使用这些功能的Internet程序;将不是来源于内部网络的信息包过滤掉。
Stacheldraht
·确定你是否成为攻击平台:对ID域中包含值666、数据域中包含字符串“skillz”或ID域中包含值667、数据域中包含字符串“ficken”的ICMP回音应答信息包进行过滤;对源地址为“3.3.3.3”的ICMP信息包和ICMP信息包数据域中包含字符串“spoofworks”的数据流进行过滤。
·手工防护
一般而言手工方式防护DDOS主要通过两种形式:
系统优化――主要通过优化被攻击系统的核心参数,提高系统本身对DDoS攻击的响应能力。但是这种做法只能针对小规模的DDOS进行防护。
网络追查――遭受DDoS攻击的系统的管理人员一般第一反应是询问上一级网络运营商,这有可能是ISP、IDC等,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攻击源头。 防火墙几乎是最常用的安全产品,但是防火墙设计原理中并没有考虑针对DDOS攻击的防护,在某些情况下,防火墙甚至成为DDOS攻击的目标而导致整个网络的拒绝服务。
首先是防火墙缺乏DDOS攻击检测的能力。通常,防火墙作为三层包转发设备部署在网络中,一方面在保护内部网络的同时,它也为内部需要提供外部Internet服务的设备提供了通路,如果DDOS攻击采用了这些服务器允许的合法协议对内部系统进行攻击,防火墙对此就无能为力,无法精确的从背景流量中区分出攻击流量。虽然有些防火墙内置了某些模块能够对攻击进行检测,但是这些检测机制一般都是基于特征规则,DDOS攻击者只要对攻击数据包稍加变化,防火墙就无法应对,对DDOS攻击的检测必须依赖于行为模式的算法。
第二个原因就是传统防火墙计算能力的限制,传统的防火墙是以高强度的检查为代价,检查的强度越高,计算的代价越大。而DDOS攻击中的海量流量会造成防火墙性能急剧下降,不能有效地完成包转发的任务。最好防火墙的部署位置也影响了其防护DDOS攻击的能力。传统防火墙一般都是部署在网络入口位置,虽然某种意义上保护了网络内部的所有资源,但是其往往也成为DDOS攻击的目标,攻击者一旦发起DDOS攻击,往往造成网络性能的整体下降,导致用户正常请求被拒绝。
发布于 2023-01-07 18:34: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