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航:
- 1、普通年轻人每年应该做哪些癌症筛查?防癌检查项目具体都有哪些?
- 2、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那么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做哪些检查?
- 3、9种高发癌症筛查清单曝光,哪种癌症是你最熟悉的?
- 4、胰腺癌需要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
- 5、胰腺应做哪些检查
普通年轻人每年应该做哪些癌症筛查?防癌检查项目具体都有哪些?
普通年轻人每年应该做这些癌症筛查:肺癌,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筛查,防癌检查项目有: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纤维内镜检查筛查。
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每年肿瘤新发病例高达429万,也就是说每天约有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有7人确诊癌症,这个数字是很可怕的,要知道癌症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我们平时要重视身体筛查,及时了解我们的身体情况。
一,年轻人应做的癌症筛查。
在所有癌症当中,肺癌是比较高发的一种,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会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所以容易使人忽视,为了防肺癌,一定要定时做检查。除此之外,肝癌也是好发于各个人群的,乳腺癌确诊人数更是每年都在上升,所以我们要引起重视,不要认为癌症离我们很远就不需要做检查了。
二,防癌检查项目具体内容。
防癌检查,主要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筛查,如肺癌、肝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不同癌症的检测项目不同。最常见的就是肿瘤标志物检查,但是这种检查手段确诊率不高,只能用于早期的筛查和诊断,如果需要确诊还得做标本活检。除此之外还有影像学检查,如CT,超声内镜,或选择动脉造影等方式,也能用于防癌检查,但是如果出现异常状况,建议及时到大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的时机。
三,身体疾病要及时治疗。
癌症虽然来势凶猛,但不是一点征兆都没有的,很多时候都是被忽视了,所以我们平时发现了身体上的小毛病,一定要及时治疗,不然就会演变成大问题。
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那么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做哪些检查?
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那么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做哪些检查?应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眼部检查、口腔、腹部B超、心电图等。因为有鼻炎,定期的耳鼻喉检查也很重要年轻人的全身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腹围、腹部超声波、胸部X光、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以及皮肤检查。对于女性来说,这包括子宫颈抹片检查,对于男性来说,则是睾丸检查。除上述检查外,中老年人应注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乳房X光检查,包括男性的前列腺检查。
采用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肺部CT和结肠镜检查来筛查结肠癌。全身体检项目可根据性别、年龄和体型选择一般来说,体检项目的选择应因人而异,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等因素区别对待,综合考虑。比如,肥胖者要特别注意心脑血管项目的检查,注意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是否有异常;有家族遗传病史的要单独做这方面的疾病检查。女性更应重视乳腺、宫颈等器官的体检项目。
不同年龄段的体检项目有什么不同?年轻的成年人。每1-2年,体检的重点是心脏、肺、肝脏、胆囊、胃和其他重要器官。一般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脉搏、肝功能、血脂、肝炎筛查、血糖测定、胸透、心电图、超声波等项目。还有一些特殊项目,如前列腺检查、直肠镜检查、血液粘度检查、高铁血红蛋白测定等癌症筛查和青光眼筛查。身体不好的人,特别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肿瘤等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要做一次检查。
中年人。应针对中年人的一些危险因素和常见疾病进行体检,如测量身高、体重、腹围、血压等。以了解是否有肥胖和高血压;通过血液生化和常规检查了解血糖、血脂以及肝肾功能;通过超声检查了解腹部器官的情况,如了解 超声检查也可用于了解腹部器官,如是否有脂肪肝、肝硬化、肝胆结石,胰腺和脾脏的大小,肾脏的大小以及是否有结石、积液、囊肿等。超声波检查还可用于了解子宫和附件的结构、囊肿的存在以及中年妇女肿瘤的生长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拍片来了解肺部是否有结核病、肺纤维化、肺气肿或任何肿瘤。心电图用于检测心脏的电生理,如早搏、心房和心室肥大、传导障碍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通常被称为冠状动脉疾病。
9种高发癌症筛查清单曝光,哪种癌症是你最熟悉的?
世卫组织癌症专家表示哪些人要做胰腺筛查,2020年全球癌症确诊患者达1920万哪些人要做胰腺筛查,癌症死亡人数达1000万。全球1/5哪些人要做胰腺筛查的人在其一生中会罹患癌症。但#三分之一哪些人要做胰腺筛查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
9种高发癌症筛查清单曝光,几乎每种都是很普遍的,也是我们所熟悉的。
一、九种高发癌症清单
01 肺癌
高危人群哪些人要做胰腺筛查:每年吸烟大于20包,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不足15年者
筛查方法: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旋转CT防范建议
02 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长期慢性便秘或慢性腹泻,连续两周出现粘液血便等肛肠症状,一
筛查方法:般人群每年做一次免疫化学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FIT),
有症状的高危人群及时做肛门直肠指检,大便便血试验检查
03 胃癌
高危人群:有患胃癌的直系亲属长期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存在幽门螺旋杆均感染,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的。
筛查方法:高危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镜。
04 乳腺癌
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有对侧乳腺癌史;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等
筛查方法:45岁后每1~2年做一次彩超检查;高危人群,可每一次两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摄片检查。
05 肝癌
高危人群:经常熬夜、负面情绪多、长期酗酒或高脂饮食;患有乙肝、丙肝或携带乙肝、丙肝病毒者;肝硬化值等一次腹部超声检查,
筛查方法: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高危人群每半年接受一次血清甲胎蛋白检查。
06 食管癌
高危人群:喜食腌制、烟熏食品、过烫食物、剩饭;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等上消化道疾病
筛查方法:高危人群需胃镜检查。
07 甲状腺癌
高危人群:甲状腺结节大于一厘米,且结节生长迅速,或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生困难等
筛查方法:30岁后建议每年做一次颈部超声检查。
08 胰腺癌
高危人群:有上腹部不适;突发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患者等,
筛查方法:长期“胃疼”应及时查查胰腺,高危人群每半年体检一次。
二、身体出现这11种危险信号,别忽视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身体出现哽咽感、疼痛等异常感觉
皮肤或黏膜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持久性声音嘶哑、千咳、痰中带血
听力异常、流鼻血、头痛
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癌症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三、预防癌症方法
不要吃一些烟熏油炸腌制类的食物,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一定要远离一些有辐射的环境。可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可以有效的抑制癌细胞。癌症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吃东西没有食欲,浑身酸软无力,而且体重也会明显的消瘦。定期检查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早发现早预防。
胰腺癌需要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
胰腺癌早期筛查手段如下:
1. 抽血化验。有个化验指标⸺CA199,也就是糖类抗原 199
当一个人患有胰腺癌的时候,他的 CA199 会有不明原因的升高,但是它的特异性不是很强,顶多是40%-50% 的阳性率。也就是说 CA199 指数很高,有可能是胰腺癌,但不一定是胰腺癌,胆道炎症、胆囊炎也会造成 CA199 指数增高。CA199 指数不高,也不一定不是胰腺癌。
2. 做胰腺 B 超、CT 或者核磁共振,可以看到一公分左右的肿瘤
但是胰腺 B 超有很多限制,比如患者的肠胃里面的气体,可能会影响 B 超医生的辨识度。
3. 内镜超声检查
这种有创的检查会用到胃镜。胃镜带着一个超声探头,探到胃后壁来看一下,也可以看到一公分左右的肿瘤。但是用胃镜检查胰腺时,哪怕是发现肿瘤,也不能像胃部肿瘤那样容易拿到病理。做胰腺内镜检查时,要穿透胃的后壁,到胰腺部位穿刺,所以拿到病理的难度很大。
其实胰腺癌没有一个明确的致病因素,而是多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预防胰腺癌,只能综合预防,尽量防治胰腺的慢性炎症,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定期进行癌筛体检,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
更多健康问题,欢迎关注、提问。
胰腺应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
1.急性发作时血白细胞升高,各种胰酶活性增高,发作间期胰酶活性正常或偏低。
2.粪便检查 镜下可见脂肪滴和不消化的肌肉纤维。经苏丹Ⅲ酒精染色后可见大小不等的红色小圆球。该法可作为简单初筛的基本方法。
3.其他 如糖耐量检查、血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均有助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或帮助全面了解肝功能及胆道梗阻的情况。
4.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 用脂肪及氮平衡试验,可以了解脂肪酶和蛋白酶的分泌情况。淀粉耐量试验可以了解淀粉酶的分泌情况。
(1)胰腺刺激试验:用肠促胰液肽(secretine)、缩胆囊素-缩胆促胰酶素(cholecys-tokinin-pancreozymin,CCK-PZ)或雨蛙肽(caerulin)静脉注射,可以刺激胰腺分泌,按时从十二指肠引流管取出胰液,观察胰液量、碳酸氢钠及各种胰酶分泌量。当慢性胰腺炎时,分泌量减少。
(2)PABA试验:虽较简便,但敏感性较差,所受影响因素较多。胰腺功能损害较严重者易有阳性结果。
(3)粪便糜蛋白酶测定对早期慢性胰腺炎者49%出现下降,严重的晚期慢性胰腺炎患者80%~90%明显下降。
(4)胆固醇-13c-辛酸呼吸试验:亦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方法,如胰腺分泌的胆碱酯酶减少则可由呼出的13c标记的C02测出。其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好。
(5)最近的报道还显示:测定粪便中的弹力蛋白酶含量对于慢性胰腺炎有重要帮助,其敏感性达79%,如除外小肠疾病等影响因素,其特异性可达78%。弹力蛋白酶在慢性胰腺炎时粪便排出量下降。
(6)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血中CCK-PZ含量,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帮助。正常空腹为60pg/ml,慢性胰腺炎病人可达8000pg/ml。这是由于慢性胰腺炎时胰酶分泌减少,对于CCK-PZ分泌细胞的反馈抑制减弱所致。
血液生化:
1.白细胞计数 轻型胰腺炎时,可不增高或轻度增高,但在严重病例和伴有感染时,常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也增高。
2.淀粉酶测定这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但并不是特异的诊断方法。在发病早期,胰腺血管有栓塞以及某些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由于胰腺组织的严重破坏,则可不增高。有时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肺炎、腮腺炎、溃疡病穿孔以及肠道和胆道感染的情况下,淀粉酶也可增高。因此,有淀粉酶增高时,还需要结合病史、症状与体征,排除非胰腺疾病所引起的淀粉酶增高,才能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胰型同工酶可明显增高。对高度怀疑胰腺炎而淀粉酶正常者,对高淀粉酶血症的淀粉酶是否来源于胰腺,测定同工酶则更有价值。
3.血液化学检查重型胰腺炎时,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血尿素氮升高,表明肾脏已有损害。胰岛受到破坏时,可有血糖升高,但多为一过性。出血性胰腺炎时,血钙常降低,当低于7mg%时,常示预后不良。
4.放射免疫胰酶测定(RIA) 因淀粉酶测定对胰腺炎的诊断没有特异性,随着免疫测定技术的进步,许多学者寻找更为准确的诊断方法,即胰酶的放射免疫测定法。当前,测定的酶大致有以下几种:免疫活性胰蛋白酶(IRT)、弹力蛋白酶Ⅱ(elastaseⅡ)、胰泌性胰蛋白酶抑制物(PSTI)、磷脂酶A2(PLA2)。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急性胰腺炎
(1)腹平片:①胰腺部位的密度增强(由于炎症渗出所致);②反射性肠郁张(主要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横结肠);③膈肌升高,胸腔积液;④少数病例可见胰腺结石或胆道结石;⑤十二指肠环淤滞,其内缘有平直压迹;⑥仰卧位腹平片,表现“横结肠截断”征,即结肠肝曲,脾曲充气,即使改变体位横结肠仍不充气,这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引起结肠痉挛所致。
(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能见到以下征象:①胰腺头部肿大,十二指肠环有扩大;②胃窦部受压;③十二指肠有扩张、淤积现象;④十二指肠乳头部水肿或由于胰头肿大所致倒“3”字征;⑤胰腺假性囊肿时,可见胃肠受挤压现象。
慢性胰腺炎
(1)腹部平片:可能见到胰腺的结石和钙化影;
(2)上消化道钡餐:可能见到受压或梗阻性改变;
(3)ERCP:可能见到主胰管有局限性扩张和狭窄,或呈串珠状改变,管壁不规则,有时可见到管腔闭塞、结石或胰管呈囊状扩张等,根据主胰管的直径,慢性胰腺炎分为大胰管型(直径7mm)和涉及胰管(直径≤3mm)两种。前者适用于引流手术,后者需作不同范围的胰腺切除。
2.超声检查
急性胰腺炎
(1)胰腺体积增大:在水肿型胰腺炎时,胰腺体积增大者少;而在重型胰腺炎时则多有增大,且胰腺轮廓模糊,表面不光滑,胰腺深面与脾静脉分界不清,有时胰腺前后界难以辨认。
(2)胰腺回声增强:在水肿型胰腺炎可见部分胰腺回声增强,但在重型胰腺炎时可见胰腺内部大幅度凹凸不平,多有强回声,间有不规则低回声区。
(3)腹腔渗液:在水肿型胰腺炎不多见,但在重型胰腺炎时多有之,其中多为弥漫性积液,也可为胰腺周围之局限性积液。经治疗之后也可发现胰腺脓肿及假性囊肿。
慢性胰腺炎
可显示胰腺假性囊肿、扩张的胰管和变形的胰腺,并可提示合并的胆道疾患。
根据以上所述,结合临床特点,超声可以作为鉴别水肿型与重型胰腺炎的手段之一。
3.CT检查
CT扫描也可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组织从轻度水肿、出血到坏死和化脓的各种病理变化。CT也能发现胰腺周围的积液和小网膜、肾周围间隙的水肿,有助于早期发现及追踪观察胰腺假性囊肿。因不受胃肠积气与肥胖的影响,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手段,能清晰显示大部分病例的大体病理改变。根据慢性胰腺炎CT特征结合B超,将其影像学改变分为以下几型:①肿块型:胰腺呈局限性肿大,形成一边界清晰、形态比较规则的肿块,增强CT扫描可见到均匀的增强效应,胆、胰管无明显扩张;②肿块加胆管扩张型:除了肿块尚伴有胆管扩张;③弥漫肿大型:显示胰腺呈弥漫性肿大,无确切肿块,也无胰胆管明显扩张;④胰、胆管扩张型:显示胰、胆管双重扩张、胰头部无明显肿块;⑤胰管扩张型:显示胰管全程扩张。此外还可见胰腺钙化、胰管结石、胰腺囊肿等改变。上述分型有利于指导外科手术选择。
4.纤维内镜检查
(1)纤维胃镜检查没有直接的诊断价值,可能看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水肿与充血,胃后壁可能见到凸起的改变(肿大胰腺所致)。
(2)纤维十二指肠镜除可看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病变外,可观察到十二指肠乳头部的异常或病变,特别是在壶腹部结石嵌顿引起的胰腺炎时,可看到凸起的乳头或结石,从而直接找到病因。
(3)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RCP):只适合于急性症状控制后,作为了解胆道病变而使用。虽对胰管梗阻情况也能做出判断,但有造成胰腺炎再次发作、成为注入性胰腺炎的可能,故不宜常规使用。
5.腹腔镜检查对于诊断尚不十分清楚的急性上腹痛或重型胰腺炎,腹腔镜检查可有一定意义。通过腹腔镜可见到一系列的病变,可分为准确征象和相对征象。
6.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可显示出胰腺和胰腺周围动脉的血管病变(如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
7.核素扫描 发病早期多正常,但在重型胰腺炎时,可见不均匀或不显影或局限性放射性缺损区。
8.MRI 慢性胰腺炎时胰腺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肿大,T1加权像表现为混杂的低信号;后加权像表现为混杂的高信号。在MRI检查上,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鉴别困难。
9.其他检查方法 心电图、脑电图等,对本病的诊断虽无直接帮助,但在重型胰腺炎时也多有改变,可作为诊断与治疗的辅助检查方法。
发布于 2022-10-01 21:21:50 回复
发布于 2022-10-01 21:50:06 回复
发布于 2022-10-01 15:55:18 回复
发布于 2022-10-01 13:58:17 回复
发布于 2022-10-01 16:25:20 回复